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本诗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已四年了。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惨淡衰败的离宫景象,暗喻南宋王朝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
B.颔联的诗句“城郭人民半已非”揭露出战乱给天下苍生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丰富了诗歌的主题内容。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是无处栖身。
D.尾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E. 本诗语言质朴平实,不事雕琢,抒情平淡自然,真挚感人。
【小题2】本诗是怎样表达亡国破家的悲怆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9 12:0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B.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D.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一般指免去原来的官职任命新的官职,也泛指授予官职。与《陈情表》(李密)“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除”意义相同。
B.路,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约相当于后世的“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烽火扬州路”中的“路”意义相同。
C.缙绅,指高官显爵,缙,同“搢”,插。绅,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子。官员上朝经常把记事用的笏板插在腰带里,所以称高官为“缙绅”。
D.改元,改换年号,指新的皇帝即位。古代新的皇帝即位后都要改变原来用以纪年的年号,所改换的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点明时间后交代作者自己的官职、地位,意在说明在宋朝的高官身份,于是被推举作为“当国者”出使元营。
B.本文交代自己在国难当头之时辞去高官显位,挺身赴险,出使元营,记叙在元军营中据理抗争,不辱使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
C.本文记叙自己被元军扣留后隐忍行事而后又被驱逐回来,回来后向宋军统帅献计献策希望复兴国家,表现出坚定的报国志向。
D.这篇为诗集《指南录》所写的序言,记叙自己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的遭遇,句式长短相间,内容丰富,记叙描写,感人肺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潮州寺丞洪公行状
文天祥
公讳天骥,字逸仲,世晋江人,嘉定戊辰七月庚戌公以生,生有异质,沉静专一,自少讲求微言,通念晓析乃已,故于经史诸子百家之辞,无不贯串。
登淳佑七年进士第,除建宁县尉,发奸伏,无所回挠。时有劫寇王若曾,啸聚千余人,骚动两路,诸所委捕,多畏沮。公奋不顾身,提兵捣其巢,一举空之。公虽浸近周行,然无所附丽,恂恂侃侃,望之山立。
宝佑六年,淮阃择士自从,辟公为属。景定二年,授宣教郎,知广州香山县。至之日,以教养人才为第一义,修复大成殿、明伦堂、登俊斋,皆捐俸入为之,敛不及民。其为政一裁于义,俗哗健,戢其尤桀黠者,邑以大治。
咸淳四年,公轮对,首尾二千余言,其辞谆复恳切,深刺腧髓。又言泉有屯戍左翼一军之兴之害,米舟捜籴生变之虞,而朝廷籍没翁、林二氏之田,可岁得谷万斛,以纾戍卒廪食。饷足则籴宽,籴宽则米通,民永无贵籴患矣。朝论翕然,以为论事有阳岩风。
三年,知潮州,视民事如家,视敝政如已疾。捐金以裕学廪,倾囷以粟饥民,梁川以利病涉,知无不为,为无不尽。潮有防田旧堤,多啮于水,取俸与民筑石为堤,民号之曰洪公堤,且刻赋颂其旁。去之日,垂髫戴白者拥车下,不忍去。
九年,得旨主管华州云台观。公时益畅于诗,数与姻族觞咏从容,而学徒有志于考徳问业者,多授以外声利及终身受用之要。暇日登临徜徉,爱南安风气明秀,取所谓小陂山者,曰:“乐哉,斯丘!我死则葬焉。”十年正月,公始属微疾,即乞致仕。八日,忽索水自浴,衣冠休于正寝,翛然而逝。
子男应午力学克肖,收拾公遗稿若干卷,曰《东岩集》,藏于家,将以是年十月已未奉治命以葬。应午千里贻书,俾某状行,姑序其本末,以俟立言之君子。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少讲求微言 微:卑微。
B.米舟捜籴生变之虞   虞:忧患。
C.以纾戍卒廪食 纾:缓解。
D.以俟立言之君子 俟:等待。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对春秋、战国、秦汉和唐宋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B.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C.征辟: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
D.垂髫: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古人常以此指儿童。
【小题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虽浸近周行,然无所附丽,恂恂侃侃,望之山立。
(2)捐金以裕学廪,倾囷以粟饥民,梁川以利病涉。
【小题4】根据文本,概括洪天骥治理恶人的具体表现。
【小题5】把下列选自《<史记>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孔子世家》)
(2)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管仲列传》)
(3)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刺客列传》)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