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水口行舟

朱熹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两山相对鸣。

(注释)①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大兴党禁,朱熹被列入“伪学党”并削职,与门生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本诗即此间感时之作。水口,地名。②鹈鴂:即杜鹃,春末夏初而鸣,声如“不如归去”。
【小题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
B.这两首诗,全都属于“七绝”。
C.绝句对联语的对仗不作要求。
D.绝句可以四句,也可以六句。
【小题2】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小题3】下列对《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郁”写出了两岸山峦色彩的青翠。
B.“无声”一词隐约透漏出作者的心绪。
C.“一棹”意为单桨行船,喻处境危险。
D.结尾“鹈鴂相对鸣”一语,耐人回味。
【小题4】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其一》时空穿梭回旋,曲尽其致。
B.《其二》全由眼见写起,表现胸臆。
C.两首诗都受到所见景物感发。
D.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
【小题5】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以情韵擅长,宋诗以思理见胜。”按照这个标准,朱熹这两首诗哪一首可算“唐诗”,哪一首可归于“宋诗”?试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21 12:49: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余靖传二

朱熹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及再往,虏情益亲。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

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公奏罢之,以来达商。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tóng)善遇之。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知州怒,以为玩己。捃其罪无所得,惟得仝与希古接坐。仝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范公参政,引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丧服未除,入京私营身计。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孝标由是获罪,深恨靖。靖迁龙图阁直学士,王仝数书于靖求仕,靖不能应其求。孝标闻靖尝犯刑,诈匿应举,乃自诣韶州,购求其案得之。时钱子飞为谏官,方攻范党。孝标以其事诏之,子飞即以闻,诏下虔州问王仝。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仝。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从对,称希古即靖是也。靖遂以将军分司。

(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官御史口避祸   缄:闭口
B.又以书谏官以得罪远谪   让:指派
C.各用一字为   目:纲领
D.犹留菱册不   遣:派遣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范文正言事忤大臣 尧、舜帅天下
B.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去   中庸至矣乎!
C.靖置银西两茶篚中托人饷之 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D.自诣韶州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壁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琺合理的一项是
A.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
B.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
C.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
D.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被贬至饶州任知州后,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上书为范仲淹辩护,因此都得罪当权者而遭到贬官。当时的贤士都为他们被贬出朝而惋惜,称他们为“四贤”。
B.庆历四年,余靖以谏议大夫的名义带着十多个随从驰往居庸关的九十九泉,见到契丹的国主,并说服了他,从而替朝廷解除北部边境的危机。
C.余靖不仅能用契丹语说话,而且能用契丹语作诗。当他第二次出使契丹时,契丹人对他更 加热情,契丹国主也大为高兴,但余靖却因此而被贬官。
D.茹孝标抓住余靖隐瞒曾受过刑罚而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让谏官钱子飞将余靖的案子上 奏给仁宗,终使余靖在被贬龙图阁学士之后又被贬为将军分司。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
(2)公从十余骑把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
(3)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