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篇名句默写
(1)《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
_
(4)《浣溪沙》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
_。
(5)《破阵子》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2:0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3)四十三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同类题2
默写填空。(6分,每句1分,任选六句。)
(1)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时不可兮骤得,
。(屈原《湘夫人》)
(3)(4)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7)孔子在水边感叹时光的流逝,写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名句,李白也在《将进酒》中用“君不见
,
”表达了人生短促的感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两个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小题1】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小题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4
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
B.“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C.“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是写眺望夏天暴雨的景象,同时暗含感慨仕途中风波险恶之意。
D.“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作者用“画栋”“珠帘”“南浦云”“西山雨”意在突出滕王阁一如往日豪华繁盛,居高临远,风景秀丽。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⑴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⑵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⑶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⑷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⑸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⑹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⑺
,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⑻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