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
,猿猱欲度愁攀援。
(2)连峰去天不盈尺,
。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丛菊两开他日泪,
。
(5)剑阁峥嵘而崔嵬,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2:13: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2)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3)樊哙曰:“
,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
(4)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5)《〈论语〉十则》中谈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东屯①北崦②
杜甫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
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
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注)①东屯: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境。大历二年(767)杜甫因避战乱迁居到此。②崦:山。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概述百姓因“盗贼”般的贪官污吏的残酷搜刮而陷于赤贫,甚至连偏远的山民也被搜刮得一无所有。
B.诗歌颔联中“空村惟见鸟”一句与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的“鸟鸣山更幽”一句,都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
C.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诗人漫步山林,微风拂面,清露滴身,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
D.诗歌尾联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诗句看似断裂,合理想象后,可知语意为:眺望远山,见战地有黄尘,不忍久看而回首。
【小题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
①
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②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③
。
注释: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他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 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的作用是什么?
(2) 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东村作①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①作者源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小题1】本诗“鸟不住啼天更静”一句与王籍的“鸟鸣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诗
游月陂(注)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注】陂(bēi)山坡,斜坡。
【小题1】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