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小题。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渡一夜声。
【小题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7-20 02:5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小题。
《诗经·邶风·柏舟(1)
泛彼柏舟,泛亦(2)其流。耿耿(3)不寐, 如(4)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流(5)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6)。亦有兄弟,不可以据(7)。薄言往愬(8),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9), 不可选(10)也。
忧心悄悄(11),愠于群小(12)。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13)。静言(14)思之,寤辟有摽(15)
日居月诸(16),胡迭而微(17)?心之忧矣, 如匪浣(18)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1)柏舟:柏木刳成的舟。刳(kū):剖开,挖空。(2)亦:语助词。(3)耿耿:不安貌。(4)如:犹“而”。隐:幽深。(5)以:于此。敖:通“遨”。(6)茹:含,容纳。(7)据:依靠。(8)愬:告诉。(9)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10)选:读为“巽(xùn)”,巽是屈挠退让的意思。(11)悄悄:苦愁状。(12)愠:怒。群小:众小人。(13)觏:通“遘”,遭遇。闵: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因此不得不“忧心悄悄”。(14)静言:犹“静然”,就是仔细地。(15)辟:《玉篇》引作“擗”,就是拊(fǔ)心。摽(biào):捶击。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初则拊(抚摩)胸,继则捶胸。(16)居、诸:语助词。(17)迭:更迭,就是轮番。微:言隐微无光。(18)浣(huàn):洗。
【小题1】 这是一篇直抒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的(    )主义作品,(    )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诬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
【小题2】 此诗突出地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请从赋比兴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要求:任选两个角度)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别业

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释)①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写诗人在辋川隐居时的生活,其状写精细传神,抒情流畅自如,意境恬静优美。
B.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
C.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全诗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D.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
E.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笔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
【小题2】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