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下题。
步出城东门
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
[注]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小题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小题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9-05 05:39: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小题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B.“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说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虽是平常用字,却耐人咀嚼。
C.颔联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两句写作者亲见亲闻;一远一近,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D.颔联中“烟尘”、“鼓角”运用了比喻手法,写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
E.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这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时局的高度概括。
【小题2】诗家认为“寂寞壮心惊”一语关情,这一句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