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
,
”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
”。
(3)“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经成为经典,然而早在唐朝时,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就用“
,
”表达了这种追悔莫及的心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46: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琵琶行》诗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8分)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①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扁
②
。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①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亡,举兵衡山抗清,兵败赴广东肇庆入桂王政权。桂林破后,退归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终。②“声缓缓,滴泠泠”:漏壶滴水声。扁:闭上,合上。
【小题1】这首词写了长夜的哪些“秋声”?有什么作用?(4分
A.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句。
(1)袅袅兮秋风,
。 屈原《湘夫人》
(2)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4)岩扉松径长寂寥 ,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垆边人似月,
。 韦庄《菩萨蛮》
(7)岁暮阴阳催短景,
。 杜甫《阁夜》
(8)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9)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10)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13)既自以心为行役,
?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人皆得以隶使之,
,扼腕墓道,
?
⑵
,素不闻诗书之训,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⑶
,哀民生之多艰。
,吾将上下而求索。
⑷不念居安思危,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⑸“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边 愁
崔 湜
①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
②
。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①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éi):枯萎。
【小题1】本诗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2】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