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歌阅读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但诗人在这里却用“闻”字,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这和贾岛的“人闲桂花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通过写萧萧疏竹,泠泠水声,营造了一种幽清、冷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谪居中的郁悒之情。
C.“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一句,运用了以静衬动的反衬手法,通过泉水的声音和山鸟的鸣叫,反衬出了夜晚四野的静谧。
D.“寂寞”是全文的诗眼,诗人在中夜时分起望西园,寒月下的夜景使人触景生情,一种谪居偏僻之地的孤独之情自然地袭上了心头。
【小题2】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29 10:1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诗人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指还没有到秋天。
C.“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诗人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D.“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一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此刻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小题2】“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一联感情深沉动人,其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运用什么手法表达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美景,先说它包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接着用“
,
”来描写湖面水势浩淼、宽阔无边的景象。
(2)《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3) 苏轼在《赤壁赋》里从江水、明月变与不变中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变与不变”的结论分别是“
”
“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甘露僧舍
①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①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红 梅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
(注)
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B.颔联的“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她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冰容”之外的另一种性格。
C.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D.诗的尾联用自己敬仰的前辈的诗作,表明梅花高洁,古今同赞。
【小题2】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出塞作①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③,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④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⑤。
(注)①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这首诗就写于此时。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③乘障:登城守卫。④玉靶:镶玉的剑柄,借指宝剑。⑤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代指崔希逸。
【小题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该诗的颈联与唐代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的第二联对战争的描写有哪些不同? 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