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诗文默写
11.名句默写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
_
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龟虽寿》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
(5)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2:36: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暮杂感十首(其二)
①
曾国藩
高嵋山下是侬家
②
,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
③
。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
(注)①曾国藩25岁进京科考未第,客居京城,准备参加来年会试,除夕将至时写下此诗。②侬:我。③夭桃:出自《诗经》,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
【小题1】对这首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出故乡位置“高嵋山下”,用“斗”字突出故园万物竞绿的风姿,表现出对故乡的自豪。
B.颔联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在“老柏有情”“夭桃无语”的对举中写出故乡树木花草对主人的悠悠思念。
C.颈联写红豆相思,西风浣纱,诗人在春秋交替中回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段美好情愫,从而更激发了搏击人生的壮志豪情。
D.全诗语言质朴,笔调自然,词约意丰,在对家乡人事的思念中透露出灰暗凄婉的色彩。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篇楚辞,回答下面小题。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
替
(废弃、贬斥)②谣
诼
谓余以善淫(放荡)
③
延
伫乎吾将反(久久)④回
朕
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
⑤
进
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
攘
诟(排斥)
⑦宁
溘
死以流亡(突然、忽然)⑧
苟
余情其信芳(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
【小题2】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偭
规矩
而改错②吾独
穷困
乎此时③何
方圜
之能周兮④忽
反顾
以游目兮⑤佩
缤纷
其繁饰兮⑥自前世而
固然
⑦宁溘死以
流亡
兮⑧伏
清白
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
D.②③⑤⑧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晓发公安
①
杜甫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
②
亦不迟。邻鸡野哭
③
如昨日,物色生态
④
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出门转眄
⑤
已陈迹,药饵扶
⑥
吾随所之。
注①大历三年(768),诗人离开公安前往岳阳。②明星:启明星。③野哭:恸哭、号啕大哭。语出《孔子家语》:“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④物色生态:“物色”指物,“生态”指人。⑤转眄(miǎn):转眼。⑥扶:扶持。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击柝”“明星”点明标题中的“晓”字,“复”字说明此前饱闻击柝声。
B.第二句中的“亦不迟”意谓柝声一歇,启明星也出现了,仿佛催人早早出发。
C.全诗叙写晓发公安之见闻感受,以人生感触为主线,景中融情,语言老到。
D.第七句照应颈联,第八句照应颔联,形成尾联分别呼应颈联和颔联的结构。
同类题4
名句填空(5限选4,8分)
(1)
,临清流而赋诗。
,乐夫天命复奚疑?
(2)
,烟光凝而暮山紫。
,访风景于崇阿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
(4)子曰:“
无欲速
,
无见小利
。
,
。”
(5)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小题2】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