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后游
(唐)杜甫
寺忆①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②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①寺:修觉寺,杜甫曾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流落到新津(今属四川),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此篇。②暄;温暖。
【小题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从句式对仗的特点来看有颔联和颈联两联。
B.首联采取倒装句式,突出游览的处所。
C.颔联写山水草木有情,反衬世态炎凉。
D.颈联写诗人从早到暮在此,流连之久。
E.尾联采用散文句式,读起来诘居而拗口。
【小题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1-14 05:1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题》
(2)细雨梦回鸡塞远,
。 李璟《浣溪沙》
(3)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4)不忍登高临远,
,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6)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7)时见幽人独往来,
。 苏轼《卜算子》
(8)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礼记·中庸》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阙题
①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小题1】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A.山居即兴
B.咏物寄意
C.暮春思归
D.青溪怀古
【小题2】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作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小题3】就诗中画线的句子,自选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注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蛩,蟋蟀。
【小题1】这首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是怎样描绘这幅面面的?
【小题2】后两联中,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一开头就表现了诗人对春秋两季“良辰美景”的喜爱,在这些美好的日子里,诗人 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
B.“相思则披衣”紧接上两句,表现诗人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身,怀念与友人聚集在一起谈笑风生的美好时光。
C.“此理将不胜”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比热爱,也暗含着对官场的厌恶,反问句的使 用增加了警醒世人的意味。
D.诗歌最后直抒胸臆,强调“衣食当须纪”,是说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使 全诗意旨更加深刻、丰富。
【小题2】本诗和《归园田居(其一)》都表现了诗人田园生活的快乐。请比较两首诗对田园生活的描 写有什么不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注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
山中与元九书
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
人间相见是何年
?
(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
【小题1】用一句话解释元诗的标题。
【小题2】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元、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恻恻”的原因。
【小题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画线句。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