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
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
——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1-12-01 08:1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诗歌阅读,完成小题
幕次忆汉上旧居 王安石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注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注据《三国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元龙让自己睡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忧国忘家,反而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上旧居为回忆之景,诗人由此生发自己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B.本诗两处涉及求田典故,第一处侧重于借许汜暗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C.首联描写了汉上旧居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依,远离喧嚣尘世。
D.颔联写诗人为自己在忧国忘家之时,依然保有求田问舍之心而感到欣慰。
【小题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才是达到了真正的逍遥游。
同类题3
默写题
(1)氓之蚩蚩,
。匪来贸丝,
。
(2)桑之落矣,
。
,三岁食贫。
(3)涉江采芙蓉,
。
,所思在远道。
(4)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5)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6)
,性本爱丘山。
(7)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
(8)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和翁灵舒①冬日书事
宋·徐照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
贫喜苗新长,吟怜鬓已华。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
(注)①翁灵舒:翁卷,字灵舒。与徐照同为“永嘉四灵”之一。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是“冬日书事”,首联就点出时令,带出“事”来,叙写自己在寒冷的冬天,凿冰取水,煮茶品茗。
B.诗中“思闰月”、“误春花”都传达了一个信息,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C.冬日漫长,年关将近,诗人双鬓花白,因此感叹岁月流逝,愁思无穷。这一切,使他产生了想要搬家的念头,避免眼前景致,触动忧愁。
D.四时代序,流光转移,诗人有感于内,往往借吟咏来寄托怀抱。徐照这首冬日书事诗,虽然是和作,但不为和韵所囿,自抒真情,精心锤炼,词巧意新。
【小题2】诗的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岸帻①
(宋)陈与义②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①帻(zé):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
【小题1】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
A.一联
B.二联
C.三联
D.四联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清晨洒脱地站立赏景,看到山头薄阴笼罩。
B.颈联写时令交替,离家日久,引发其思乡之悲情。
C.尾联写闲居穷乡僻壤,百事不理吟咏诗词的闲适。
D.语言委婉深沉,意境寂寥阴冷,给人以审美感受。
【小题3】“乱云交翠壁”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生动传神?请赏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