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小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玉楼春
元好问(金朝)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1)请简要分析首联写景的作用。
(2)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02 09:05: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有南北官道,洿下者里余,雨多行潦,行者不便则傍西踏人田行。行数日而成路。田家苦之,断以横墙,十步一堵,堵数十焉。行者避墙更西踏田逾广数日又成路。田家无计,乃蹲田边,且骂且泣,欲止欲讼,而无如多人何也。或告之曰:“墙之所断已成弃地矣,胡不仆墙而使之通,犹得省于墙之更西者乎?”予笑曰:“更有奇法,以筑墙之土垫道,则道平矣。道平,人皆由道,又不省于道之西者乎?安用墙为?”越数日而道成,道旁无一人迹矣。

(注释)①洿下:低洼的地方。②潦:积水。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田家之 ⑵不仆墙而使之通
【小题2】用两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者避墙更西踏田逾广数日又成路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断横墙 料大王足当项王乎
B.欲止欲讼,无如多人何也 成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
C.骂且泣 若属皆为所虏
D.犹得省于墙更西者乎   均二策
【小题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断以横墙B.大王来何操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小题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由道,又不省于道之西者乎?安用墙为?
【小题6】筑墙的两个弊端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7】概括本文的寓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施世纶,字文贤,汉军镶黄旗人,琅仲子。康熙二十四年,以荫生授江南泰州知州。世纶廉惠勤民,州大治。淮安被水,上遣使督堤工,从者数十辈,驿骚扰民,世纶白其不法者治之。湖北兵变,官兵赴援出州境,世纶具刍粮,而使吏人执挺列而待,兵有扰民,立捕治,兵皆敛手去。后擢扬州知府,又移江宁知府。三十五年,琅卒,总督范成勋疏以世轮舆情爱戴,请在任守制,御史胡德迈疏论,世纶乃得去官,复居母丧。岁馀,授苏州知府,仍请终制,辞不赴。三十八年,既终制,授江南淮徐道。

四十年,湖南按察使员缺,九卿举世纶,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榖之事则相宜耳授湖南布政使。世纶至,尽革徭费,民立石颂之。四十三年,移安徽布政使。四十九年,迁户部侍郎,督理钱法。五十四年,授云南巡抚,未行,调漕运总督。世纶察漕运积弊,革羡金,劾贪弁,除蠡役,以严明为治。岁督漕船,应限全完,无稍愆误。

世纶当官聪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所至有惠政,民号之曰“青天”,在江宁以忧归,民乞留者逾万。既不得请,人出一钱建两亭府署前,号一文亭,步军统领托合齐方贵幸,出必拥驺从。世纶与相值,拱立道旁俟。托合齐下舆惊问,世纶抗声曰:“国制,诸王始县驺从。吾以为诸王至,据立以俟,不意为汝也!”将疏劾,托合齐谢之乃已。赈陕西,陕西积储多虚耗,将疏劾。总督鄂海以世纶子廷祥知会宁,语徵及之,世纶曰:“吾自入官,身且不顾,何有於子?”卒疏言之。鄂海坐罢去。

(节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B.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C.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D.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生:指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的人,自汉至清,名目各有不同,名义上是入国子监读书,实则只需经一次考试,即可授官。
B.守制:即丁忧,唐以后国家将居丧制度化,故称“守制”,居丧守孝共27个月,为父服丧叫“丁内艰”,为母服丧叫“丁外艰”。
C.布政使:即承宣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与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分管一省的民政、司法、军事。清时为督、扰的属官。
D.驺从:驺,古代指养马兼管驾车的人。“驺从”指贵族官僚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与排场,出门时所带的骑马侍从,也叫驺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世纶为官有方,尽心于民。在他治理之下,泰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不论是治水使者的随从,还是赴援过境的士兵,只要扰民他都设法使之受到制裁。
B.施世纶遇事偏执,得罪他人。总督范成勋请求朝廷,希望他能留任江宁府,但在御史胡德迈的弹劾下,他被迫免职,离官三年之后,才得以重新起用。
C.施世纶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他在任上做了革徭费、察积弊、劾贪弁、除蠡役等实事;他的惠政得到百姓的感激,治下百姓为之或立碑,或建亭,以表敬意。
D.施世纶不惧权贵,不徇私情。托合齐违制,他不顾对方正得宠幸,要上书弹劾;陕西总督鄂海以其子在会宁任职相威胁,他不为所动,终使鄂海获罪免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至有惠政,民号之曰“青天”,在江宁以忧归,民乞留者逾万。
(2)世纶抗声上:“国制,诸王始具驺从。吾以为诸王至,拱立以俟,不意为汝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瓛,字子圭,沛国相人,晋丹阳尹惔六世孙也。祖弘之,给事中。父惠,治书御史。瓛初州辟祭酒主簿。宋大明四年,举秀才;除奉朝请,不就。太祖践阼,召巘入华林园谈语,谓巘曰:“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巘对曰:“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既出,帝顾谓司徒褚渊曰:“方直乃尔!学士故自过人。”敕巘使数入,而巘自非诏见,未尝到宫门。上欲用巘为中书郎,使吏部尚书何戢喻旨。戢谓巘曰:“上意欲以凤池相处,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士,便即后授。”巘曰: “平生无荣进意,今闻得中书郎而拜,岂本心哉!”后以母老阙养,重拜彭城郡丞。上又以瓛兼总明观祭酒,除豫章王骠骑记室参军,丞如故,瓛终不就。瓛姿状纤小,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七年,表世祖为瓛立馆,以扬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瓛曰:“室美为人灾,此华宇岂吾宅邪?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未及徙居,遇病,及卒,门人受学者并吊服临送。时年五十六。瓛有至性,祖母病疽经年,手持膏药,渍指为烂。母孔氏甚严明,谓亲戚曰: “阿称便是今世曾子。”阿称,巘小名也。及居父丧,不出庐,足为之屈,杖不能起。今上天监元年,下诏为巘立碑,谥曰贞简先生。

(南齐史·刘瓛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B.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C.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D.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オ”别称茂オ,是汉代以来举荐人オ的科目之一,这里指科举考试中的生员。
B.“践阼”是走上阼阶,也即登基之意,“阼阶”指古代庙寝堂前的主阶,上有主位。
C.“风池”即风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借指中书省,也可以指宰相职位。
D.“受业”是接受老师的教育,也指弟子在老师面前的自称,语出《孟子・告子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瓛出身仕宦,受召出任官职。他祖父是给事中,父亲是治书御史,他自己接受州府征辟出任祭酒主簿;但后来朝廷授予他官职,他却几次不接受。
B.刘瓛方正直言,本心无意仕进。太祖召问,刘瓛坦诚相告,得到太祖的赞誉,说他是方直之士;皇上想授他中书郎职务,并派出吏部尚书传达旨意。
C.刘瓛谦和率真,学问冠绝当时。他住处简陋,只有几间瓦屋,而且漏水,竟陵王子良亲自去替他修缮;他生病去世,学生们都身着丧服,为他送葬。
D.刘瓛很有性情,侍奉长辈至孝。祖母生病,刘瓛手拿膏药,膏药渍烂了他的手指;父亲去世后,他居丧不出墓庐,脚都弯曲了,拄拐杖也站不起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土,便即后授。
(2)表世祖为瓛立馆,以扬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