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瓛,字子圭,沛国相人,晋丹阳尹惔六世孙也。祖弘之,给事中。父惠,治书御史。瓛初州辟祭酒主簿。宋大明四年,举秀才;除奉朝请,不就。太祖践阼,召巘入华林园谈语,谓巘曰:“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巘对曰:“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既出,帝顾谓司徒褚渊曰:“方直乃尔!学士故自过人。”敕巘使数入,而巘自非诏见,未尝到宫门。上欲用巘为中书郎,使吏部尚书何戢喻旨。戢谓巘曰:“上意欲以凤池相处,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士,便即后授。”巘曰: “平生无荣进意,今闻得中书郎而拜,岂本心哉!”后以母老阙养,重拜彭城郡丞。上又以瓛兼总明观祭酒,除豫章王骠骑记室参军,丞如故,瓛终不就。瓛姿状纤小,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七年,表世祖为瓛立馆,以扬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瓛曰:“室美为人灾,此华宇岂吾宅邪?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未及徙居,遇病,及卒,门人受学者并吊服临送。时年五十六。瓛有至性,祖母病疽经年,手持膏药,渍指为烂。母孔氏甚严明,谓亲戚曰: “阿称便是今世曾子。”阿称,巘小名也。及居父丧,不出庐,足为之屈,杖不能起。今上天监元年,下诏为巘立碑,谥曰贞简先生。

(南齐史·刘瓛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B.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C.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D.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オ”别称茂オ,是汉代以来举荐人オ的科目之一,这里指科举考试中的生员。
B.“践阼”是走上阼阶,也即登基之意,“阼阶”指古代庙寝堂前的主阶,上有主位。
C.“风池”即风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借指中书省,也可以指宰相职位。
D.“受业”是接受老师的教育,也指弟子在老师面前的自称,语出《孟子・告子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瓛出身仕宦,受召出任官职。他祖父是给事中,父亲是治书御史,他自己接受州府征辟出任祭酒主簿;但后来朝廷授予他官职,他却几次不接受。
B.刘瓛方正直言,本心无意仕进。太祖召问,刘瓛坦诚相告,得到太祖的赞誉,说他是方直之士;皇上想授他中书郎职务,并派出吏部尚书传达旨意。
C.刘瓛谦和率真,学问冠绝当时。他住处简陋,只有几间瓦屋,而且漏水,竟陵王子良亲自去替他修缮;他生病去世,学生们都身着丧服,为他送葬。
D.刘瓛很有性情,侍奉长辈至孝。祖母生病,刘瓛手拿膏药,膏药渍烂了他的手指;父亲去世后,他居丧不出墓庐,脚都弯曲了,拄拐杖也站不起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土,便即后授。
(2)表世祖为瓛立馆,以扬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6 10:5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小云石海涯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年十二三,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驰,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或挽强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诸将服其矫捷。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
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永州。御军极严猛,行伍肃然。稍暇,辄投壶雅歌,意所畅适,不为形迹所拘。一日,呼弟忽都海涯之曰:“吾生宦情素薄,顾祖父之爵不敢不袭,今已数年矣,愿以让弟,弟幸勿辞。”语已,即解所绾黄金虎符佩之。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之。仁宗在东宫,闻其以爵位让弟,谓宫臣曰:“将相家子弟其有如是贤者邪?”俄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宿卫禁中。仁宗践祚,上疏条六事,书凡万余言,未报。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会议科举事,多所建明,忽喟然叹曰:“辞尊居卑,昔贤所尚也。今禁林清选,与所让军资孰高,人将议吾后矣。”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人无有识之者。偶过梁山泺,见渔父织芦花为被,欲易之以绸。渔父疑其为人,曰:“君欲吾被,当更赋诗。”遂援笔立成,竟持被去。人间喧传芦花被诗。其依隐玩世多类此。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其视死生若昼夜,绝不入念虑,攸攸若欲遗世而独立云。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文靖。有文集若干卷、《直解孝经》一卷行于世。
(节选自《元史·小云石海涯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服其矫健 全,都
B.呼弟忽都海涯之曰  告诉
C.大之     奇怪
D.渔父疑其为人,曰  通“佯”,假装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而得名。为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借指太子本人。
B.“践祚”,即“践阼”,“阼”是古代庙堂主阶,为主位;“践祚”称天子、诸侯王、王公大臣等登基、即位。
C.虎符,虎符是古代帝王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
D.谥,谥号。谥号指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给予的称号,分褒扬、贬斥、同情三种情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云石海涯臂力惊人,骑术高超。他挽强弓射猎禽兽时,遇上下陡坡如履平地,众位将领都非常钦佩他。
B.小云石海涯虽出身宦家,却淡泊名利。他将自己的爵位让给弟弟,令仁宗大加赞赏,认为他是贤德之人。
C.小云石海涯对于家国政事颇多见解,曾给仁宗皇帝上万言建议,但未得到皇上回复,他一怒之下,辞官而去。
D.小云石海涯为人豁达,对生死看得很淡;晚年文章深邃,诗风冲淡;书法则自成一家,士大夫多以得其只言片语为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
(2)稍暇,辄投壶雅歌,意所畅适,不为形迹所拘。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政和四年,用材武试崇政殿,授河北队将,戍燕。高宗以大元帅开府,檄统先锋援京师。

建炎元年,从张俊讨任城寇李昱,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乃脱。擢阁门祗侯。俊置靖胜军,以密统之。平赋董青、赵万、徐明等,累功转武节郎、左军统领。金兵陷扬州,士民随乘舆渡江,众数万,密露立水滨,麾舟济之。苗傅之变,破赤心军于临平。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

绍兴元年,李成、马进扰江、淮,俊复遣密大破之,成、进皆北遁。赐金带,转亲卫大夫、康州刺史,总管泾原马步军.平张莽荡,寻诏入卫。十年,金犯亳、宿,从俊营合肥,出西路,时水潦暴涨,涉六昼夜始达宿,与敌遇,败之。

明年,敌分兵犯滁、濠,密进击之,且命张守忠以五百骑出全椒县,伏篁竹闻,敌疑,宵遁。密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进中卫、协忠大夫,和州团练、防御使。寻拜宣州观察使,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步军。

海寇朱明暴横,密授张守忠方略曰:“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之耳。”守忠用其计,明降。进定江军承宣使、崇信军节度使,以年老转太尉,拜开府仪同三司。明年,领殿前都指挥使,献本军酒方六十六所,积钱十万缗,银五万两助军用,诏奖之。上疏告老,以万寿现使奉朝请。

隆兴二年,进少保致仕.俄报金复犯准,诏密再为殿前都指挥使。初,敌声言航海,朝论选从官视舟师,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和议成,罢为醴泉使。

乾道元年九月,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少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统先锋援京师    檄:檄文
B.阁门祗侯 擢:提拔,提升官职
C.士民随乘渡江    舆:船
D.成、进皆遁 北:败北,败逃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赵密“材武”的一组是(  )
①用材武试崇政殿  ②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  ③赐金带,转亲卫大夫、康州刺史    ④引兵出六丈河,断其归路,又败之 ⑤密授张守忠方略曰:要在拊定之耳
⑥(朝论)撤禁旅防守,密不为动,迄如所料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密才武过人,战功卓著。宋徽宗政和四年,赵密以才能和勇武在崇政殿应考,授任河北队将,驻守燕。在高宗建炎、绍兴年间,屡立战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B.赵密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绍兴十年,在宿州和滁州两次打败敌军,并授意张守忠降服了海盗朱明;绍兴十一年献出自己军队的酒坊、积钱作为军用。
C.赵密处事审时度势,多次建功立业。对外能够抵御金兵的入侵并适时议和;对内能够平定盗贼李昱、叛军苗傅、赤心军和张莽荡军的叛乱,并能够安抚海盗朱明。
D.赵密的威望十分高。隆兴二年,本已退休,随即上报金兵又侵犯淮,诏令赵密再任殿前都指挥使,赵密不被动摇,最终正像他所预料,和议达成,才退休。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遣密及扬沂中与殊死战,败之,进武功大夫,升统制。
(2)海与陆异,穷之则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之耳。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有南北官道,洿下者里余,雨多行潦,行者不便则傍西踏人田行。行数日而成路。田家苦之,断以横墙,十步一堵,堵数十焉。行者避墙更西踏田逾广数日又成路。田家无计,乃蹲田边,且骂且泣,欲止欲讼,而无如多人何也。或告之曰:“墙之所断已成弃地矣,胡不仆墙而使之通,犹得省于墙之更西者乎?”予笑曰:“更有奇法,以筑墙之土垫道,则道平矣。道平,人皆由道,又不省于道之西者乎?安用墙为?”越数日而道成,道旁无一人迹矣。

(注释)①洿下:低洼的地方。②潦:积水。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田家之 ⑵不仆墙而使之通
【小题2】用两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者避墙更西踏田逾广数日又成路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断横墙 料大王足当项王乎
B.欲止欲讼,无如多人何也 成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
C.骂且泣 若属皆为所虏
D.犹得省于墙更西者乎   均二策
【小题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断以横墙B.大王来何操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小题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由道,又不省于道之西者乎?安用墙为?
【小题6】筑墙的两个弊端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7】概括本文的寓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世为边郡守。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永平初,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语遂绝。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后辟公府,会薛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往收敛之。明帝大怒,召范入,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戆,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帝怒稍解,问范曰:“卿廉颇后邪?与右将军褒、大司马丹有亲属乎?”范对曰:“褒,臣之曾祖;丹,臣之祖也。”帝曰:“怪卿志胆敢尔!”因贳之。由是显名。

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史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幕,令军士各交缚两炬,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建初中,迁蜀郡太守。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世伏其好义,然依倚大将军窦宪,以此为讥。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B.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C.待且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D.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亦称表字。古人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成人举行笄礼时取字。
B.永平,汉明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称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C.辟,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指官府征聘荐举并授予官职,《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即取此意。
D.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东汉时因避刘秀的讳改为茂才,而明清两代称举人为茂才。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范出身名门。他是赵国名将廉颇的后代,而且他的曾祖父廉褒、祖父廉丹也都身居高位。
B.廉范为人孝顺。他的父亲客死他乡,他和母亲西去蜀地接回父亲的灵柩,守孝期满后才外出学习。
C.廉范有勇有谋。他在担任云中太守时亲自领兵抵抗,用计击败匈奴军队,让他们不敢再侵犯云中。
D.廉范乐善好施。他家世代在边境做官,囤积了许多粮食财物,不过他将这些全部接济了族人、朋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待左右,尽心勤劳。
(2)会薛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往收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