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小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小题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小题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3-02-18 03:2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 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 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③,响廊④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 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唐朝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一生未得重用。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改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兰叶小:长得不茂盛④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实景,“十万人家”写吴中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颈联描写眼前之景,意蕴丰富, “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蕴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E. 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小题2】试比较本诗与李白《越中览古》在主旨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