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寄家人
沈绍姬①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②,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 ①沈绍姬:浙江钱塘人,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②前劫事:前世事。
【小题1】颈联是如何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有人认为,尾联写得绝妙。你如何看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14 11:0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何氏仆录

毛奇龄

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与田园归何氏焉。

王师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城,己主守可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

齐于氏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又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

(选自《西河集》卷一一八)

(注)①邑:浙江萧山,与作者同邑。②王师:指清军。③齐于氏:作者的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氏仆也,将何氏矣 老:终老
B.予弟有子,当予 后:后人
C.退则亦自其身 爱:爱惜
D.及一旦有急,而阴其事 鬻:出卖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相削了块木牌,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在方家,自己如同已经死了一样。
B.何家因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几年后,方相却带着所买的田园返回了何家。
C.清军入城,何家主人难以守护家院,就与方相商量,责成方相留下看护。
D.方相认为何氏相貌不凡,又是世家大族,会被众人关注,性命难保。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
⑵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
【小题4】作者刻画了一个“忠诚”的仆人形象,用意是什么?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黎士弘,字媿曾。少读书山中二十年,笃于孝友。顺治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授江西广信府推官。锄强纠贪,奸宄敛戢。理谳牍,脱无罪数百人,时为语曰:“遇黎则生。”署玉山县事,兵后城中草三尺,不辨街巷,居民才三十二家。士弘立学建治,招集流亡,垦田定赋,民复旧业。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甲诉乙悔婚伪为卷为证擘视卷轴竹犹青笑诘之曰若订婚三载卷轴竹色犹新此非临讼伪造者乎甲乃服罪县吏左梅伯有叔富而无子,梅伯纠贼劫杀之,获贼而梅伯逃。士弘抵任,叔妻哭诉,阴迹梅伯匿安福势宦家,故缓词曰:“此旧事。前官不了,余安能按之?”数月,梅伯归,叔妻复诉,置不问。梅伯且出收叔遗产,叔妻号于庭曰:“公号廉明,今宽杀人者罪,且占寡妇田,何得为廉明!”阳怒,批其牍曰:“止问田土,不问人命。”梅伯益自得,赴县诉理,乃笑谓曰:“候汝三载矣!”梅伯遂伏法。其善断狱多类此。考最,擢陕西甘州同知。复考最,擢江南常州知府。王辅臣叛,河东失守。士弘以兵集当谋帅,言于巡抚,谓:“恢复河东,非用河西兵不可;用河西兵,非提督张勇不可。”疏入,授勇靖逆将军,节制诸镇。复兰州,士弘赞画功为多。署甘肃按察使,按失守官吏罪,务平允。调宁夏道。严守御,安反侧,免卫所逋粮七万五千石。康熙十六年,寇平,以功进布政使参议。母老乞归,家居几三十年。卒,年八十。士弘备兵甘山时,取晋辛宪英语:“军旅之间可以济者,惟仁与恕。”因以名其堂。

(节选自《清史稿·黎士弘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诉乙/悔婚伪为卷为证/擘视卷轴/竹犹青/笑诘之曰/若订婚三载/卷轴竹色犹新/此非临讼伪造者乎/甲乃服罪/
B.甲诉乙悔婚/伪为卷为证/擘视卷轴/竹犹青/笑诘之曰/若订婚/三载/卷轴竹色犹新/此非临讼伪造者乎/甲乃服罪/
C.甲诉乙悔婚/伪为卷为证/擘视卷轴/竹犹青/笑诘之曰/若订婚三载/卷轴竹色犹新/此非临讼伪造者乎/甲乃服罪/
D.甲诉乙/悔婚伪为卷为证/擘视卷轴/竹犹青/笑诘之曰/若订婚/三载卷轴竹色犹新/此非临讼伪造者乎/甲乃服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又称“秋闱”。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考最,指官吏考核政绩上等。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以上等为最,跟“殿”相对。
C.河东,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境,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为河东。
D.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先秦至汉朝初年没有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为建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黎士弘治民有术,注重民生。他在玉山县建立学校,并召集流亡百姓,开垦田地以恢复旧业,也注重让民众休养生息。
B.黎士弘明辨是非,善于断案。他入仕之后细查案卷,让许多无辜者免于罪罚;后来又巧施妙计,最终诛杀罪吏左梅伯。
C.黎士弘为官公允,施政宽缓。他在甘肃任上能公正允当地查办失守官吏的罪行,调任宁夏道后又免去卫所拖欠的粮食。
D.黎士弘荐人惟贤,追求仁恕。他曾向巡抚建言任用张勇来统帅军队,平定叛乱;他认为在军队中推行仁与恕十分重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署玉山县事,兵后城中草三尺,不辨街巷,居民才三十二家。
(2)阴迹梅伯匿安福势宦家,故缓词曰:“此旧事。前官不了,余安能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