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 感

黄景仁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 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 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①黄景仁(1749—1783),少年时即负盛名,却屡应乡诗不中,为求生计四方奔波,在贫病交加中客死它乡。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捉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诗人表达出自己成仙成佛的心愿无法实现,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个人情怀的心境。
B.“风蓬飘尽”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虽漂泊不定,生活落魄,但消尽悲凉而生慷慨激昂之气。
C.“泥絮沾来” 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如沾泥的柳絮,本不再轻狂,却得到负心汉的坏名声的平生遭际。
D.颈联诗人言明自己书生无用,世人十之八九好似当年阮籍一样用白眼来鄙视“我”的现状。
E.尾联诗人表达出无惧诗谶,要像虫鸟发声一样抒发自己内心自然真实的情感。
【小题2】诗人抒写“杂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的三种并做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16 07:02: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汝咸为好官

(1)鄞县陈莘学,名叫汝成。随父亲讲学证人社中,专力于“慎独”之旨。

(2)康熙辛未成进士,从庶常馆出来后,改任知县。宰漳浦十三年,循绩惠政,不可殚纪。调南靖,浦人相率赴会城吁留,不可,归,收田器,塞县门,昼夜环守。去之日,民扶老携幼,环跪街巷,泣曰:“公毋去,活我百姓。”拥扇與,不得行。陈下與,步入李太学家,夜半,假城守二骑,作巡逻者,间道从北门逸去。民追思不己,即于北门构月湖书院塑像瞻拜,世称月湖先生。

(3)内召,由主事擢御史。疏言闽海挂号之弊,圣祖嘉纳,赏费食物。时海贼陈尚义乞降,自请入海抚之。陛辞,温谕曰:“汝乃近御之臣,风涛不测,不必亲下海。”后随行之千总果遇飓风。事竣,复命,圣祖又谕曰:“汝若同入海,不受惊耶?”

(4)明年,甘肃报荒,复奉使出抚。临行,圣祖谕曰:“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②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顿首谢。入境,见野有饿莩,即不复御酒肉,抚慰饥民,尝步行一日喻九岭,至平凉,发贮谷,并移镇原仓米赈之。以劳卒于固原,有司检视其囊,仅衣一袭,钱一缗而已。讣闻,圣祖悯悼,称好官可惜者再。

——选自《清稗类钞•吏治类》

注 ①鄞yín:浙江鄞县②肉苁容:名贵药材和食物。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漳浦十三年(_____)(2)由主事御史(____)
(3)不可殚(_____)(4)赏食物(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城守二骑
A.给予    B.代理    C.借用   D.假托
(2)圣祖嘉
A.交纳   B.容纳    C.听从    D.收留
【小题3】第④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
B.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
C.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
D.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
【小题4】把第②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去之日,民扶老携幼,环跪街巷,泣曰:“公毋去,活我百姓。”
【小题5】对第③段划浪线句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借康熙之口从侧面展现陈汝咸的好官形象。
B.运用语言描写展现康熙帝对良臣的厚爱。
C.温和亲切的言语展现一代帝王的侠骨柔肠。
D.陈汝咸是康照近臣所以格外受到青睐和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