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诗阅读
山居
徐玑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闲日更迟。小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联描绘了山居的环境:垂柳依依,劲竹青翠,繁花掩映,低矮的茅屋依傍着绿草丛中一池春水。
B.第二联写出山居生活的意外之乐:开门时可能会惊起檐下的燕子,取水时或许会捞起池塘中的鱼儿。
C.第三联写因为地处偏僻,春天来时依旧静寂,居住在山中的人无所事事,感觉季节的更替尤为迟缓。
D.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山居图”,全诗疏淡有致,诗句对仗工整,读来琅琅上口。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一联写“小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这与上一联中的“静”字是否矛盾?为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2-29 09:27: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进学解》)
(3)
,子无良媒。 (《诗经》)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6)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7)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论语》)
⑵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⑶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⑷关山难越, 。(王勃《滕王阁序》
⑸ ,淡烟暮霭相遮蔽。(王实甫《长亭送别》
⑹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⑺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⑻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 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水调歌头 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
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
②楚望:唐宋 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③陵阙:皇帝的陵墓。
【小题1】结合全词,分析“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的作用。
【小题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器物的破裂与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音乐高昂激越的两句诗是“
, 。”
(2)杜甫《登高》一诗中“
, 。
”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风景。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驰骋沙场、气势磅礴的两句是:“
, 。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①
司马光
园僻青春
②
深,衣寒积雨阙。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注】①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不得意时期。②青春,即春季。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与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酩酊大醉,当即写下此诗赠好友。
B.首联写园林偏僻,连绵春雨初停,寒气袭人,反衬出朋友相聚的喜悦。
C.“卧对满窗月”,此句从视觉的角度写酒醒后,银色的月光洒满窗户。
D.“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景象,“群动”指宇宙间的各种声响。
E. 颈联“万象寂”“群动绝”远近结合,写出四周景色一派沉寂,悄无声息。
【小题2】全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