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B.“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C.“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12 10:07: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2)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勾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题1】简要说说本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小题2】这首诗歌中运用了很多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题3】诗歌中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同类题3
诗文名句默写:
(1)《曹刿论战》一文,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
(2)《陋室铭》中表明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语句是:
,
。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思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4)屈原在《离骚》中,借古代圣贤来勉励自己宁死也不失正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泊秦淮》中,“
,
”两句巧用典故,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却东西门行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全诗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愁苦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朴实之语,也收到了动人心魄的效果。
B.“鸿雁”万里远征,形单影只,不管是“食南稻”还是“复北翔”,都只能依从节令的变化。
C.“转蓬”即飞蓬,诗中的“转蓬”经历“万岁”却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的漫长感非常强烈。
D.“戎马”两句写出了征人马不解鞍,甲不离身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之情。
E. 诗歌虽充满悲凉的情调,但悲凉中不会显得过于柔绵,“故乡安可忘”回荡着沉郁刚健之气。
【小题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