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小题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盛赞宋武帝北伐的是哪两句?
【小题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小题3】请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3-02 11:14: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明代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即 事
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此诗是清顺治三年(1646)参加抗清义军后所作。当时南明都城南京已为清军所破,鲁王逃亡下海,作者的父亲也兵败殉国。
【小题1】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登高临远,看到高楼与荒野相接,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
B.本诗用词生动,“楼”前之“髙”,突出城楼之雄伟,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品格的高尚。
C.颔联有深意:惊风、密雨影射敌对势力,芙蓉、薜荔比喻自己,两句感慨仕途风波险恶。
D.尾联上句“共来”照应了题目中的“寄”字,暗示作者与朋友都因反对朝廷而遭到贬谪。
E. 末句“犹自”意为“仍旧”,强调了虽然相距很近,但朋友间互通音讯的希望依然难以实现。
【小题2】本诗中间两联的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鸣沙①过雁
无名氏
秋成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
过雁数声清堕玉,征人何处问寒衣?
春雁
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注:①鸣沙,北魏至宋、西夏县名,治今中宁县鸣沙镇。
【小题1】在《鸣沙过雁》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雁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两首诗通过“雁”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注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促织,蟋蟀。
(1)这首诗的体裁是( )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你认为第一句中哪个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文后各题。
雨后池上
刘邠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 本诗的第二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2)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