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   
(2)《滕王阁序》中描写秋天晚霞、野鸭等壮美、秀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③     ④ 。”
(3)《逍遥游》中以“朝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3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叶嘉传
(宋)苏轼
叶嘉①,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茂先葬郝源,子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②,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③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④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⑤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⑥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居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注)①叶嘉:叶之嘉者,指茶叶。②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③传:传车,驿站的车马。④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⑤山薮:深山密林。⑥苶(niè):疲倦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是()
A.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B.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C.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D.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守:官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原本是防守边地的官员,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B.《书》:即《尚书》,也称为《书经》,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后被列为“五经”之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尚”即为“上”,《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
C.鼎镬:是鼎与镬的合称,二者都是古代的烹饪器。后来成了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用鼎镬烹人。
D.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专指官员因身体有病或政见不合而委婉地提出辞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同时也通过对叶嘉生平的叙述,劝诫人们对名利不必汲汲以求,而应功成身退。
B.本文表面写人,实际写茶叶。通篇无一“茶”字,却又无处无茶,从茶的历史到茶的采摘、制作、品质、功效,其中蕴含着丰厚的茶文化内涵。
C.叶嘉出身布衣,从小树立气节操守。因品行出众被皇上征召入朝,在朝中他宠辱不惊,气度非凡,敢于直谏,忠心报国。
D.文章开篇介绍了叶嘉的家世,他的原籍是福建,祖先曾居上谷,曾祖父茂先迁居武夷,死后葬在郝源,从此茂先的子孙都成了郝源人。
 
【小题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2)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小题。(22分)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覆:埋伏
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羁縻:笼络
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御:治理
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纠:纠正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②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A.①手以付洪之B.①与洪之相见,②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①所入十倍于常D.①乃卧而引药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
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    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
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   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 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③⑤D.④⑤⑥
【小题4】(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
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小题5】(小题5)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