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月寓怀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注①: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穷书生寄居葫芦庙时,在中秋月夜酒后吟出的抒怀之诗。
(1)根据诗作内容,请简要概括书生的形象。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3 05:4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地名。②银字笙:作者家乡的一种乐器。笙管上刻有表示音调的银字。③心字香:作者家乡一种常见的熏香名,据说是因香成心字形。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片春愁待酒浇”中 “待酒浇”,言其愁绪之浓,急欲要借酒消愁。
B.“江上舟摇,楼上帘招”是写舟过吴江时的情景,呼应首句的“春愁”。
C.“飘飘”“萧萧”句烘托了凄清、伤悲气氛,表达作者仕途不得志的苦恼。
D.词末一“抛”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感慨。
【小题2】词的结尾“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貌似在描写鲜明而令人愉悦的景象,但实则借以表达作者内心悲伤的情感,下面诗歌中的情景关系与这一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B.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C.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崔涂《江雨望花》)
D.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春思》)
【小题3】“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于君上也。故人君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是故万乘之国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然者何也?国多失利,则臣不尽其忠,士不尽其死矣。岁有凶,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然而人君不能治,故使蓄贾游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

夫民富则不可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且君引錣量用,耕田发草,上得其数矣。民人所食,人有若干步亩之数矣。然而民有饥饿不食者,何也?谷有所也。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人有若干百千之数矣。然而人事不及、用不足者,何也?利有所并藏也。然人君非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君虽强本趣耕,而日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能以为治乎?

凡轻重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贵。万物之满虚,随时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准平,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藏镪千万;使千室之都必有千钟之藏,藏镪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械器,钟饷粮食,毕取赡君。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然则何?以养其本谨也。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

(取材于《管子·国蓄》)

注释:①累:依附,攀附。②赓:抵偿;补偿。③钧羡:平均盈余。④趣:督促。⑤镪,钱币。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君其食  挟:挟制
B.岁有凶穰:丰收
C.谷有所也    藏:囤积
D.能以为治乎? 恶:罪恶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民无不累上也 毕取赡
B.故善者执其通施御其司命 夫民富则不可禄使也
C.然人君非能散积聚    君虽强本趣耕
D.法令不行   凡轻重大利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有余而制不足:占据国家的盈余控制民间的不足
B.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组织经济之“笼”来爱护民间
C.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利用百姓的困难,牟取百倍的厚利
D.以重射轻:用较高价格购取廉价的商品
【小题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
②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
【小题5】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管子的粮食储备调节思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钟羽正,字叔廉,益都人.万历八年进士.除滑县知县。甫弱冠,多惠政,征授礼科给事中。疏言朝讲不宜辍,张鲸不宜赦,不报。

   迁工科左给事中,出视宣府边务,哈剌慎老把都诸部挟增市赏二十七万有奇,羽正建议裁之。兵部左侍郎许守谦先抚宣府,以贿闻,羽正劾去之。又劾罢副总兵张充实等,而悉置诸侵 盗军资者于理。
二十年正月,偕同官李献可等请皇长子出阁豫教,帝怒,谪献可官。羽正以己实主议,谙与同谪,竟斥为民。杜门读书,士大夫往来其地,率辞不见.林居几三十年,光宗立,起太仆少卿。未至,进本寺卿。
天启二年,吏部将用为左副都御史,羽正辞曰:“冯公从吾佥院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乃受佥都御史而让从吾为副。甫入署,即言:“方从哲无谋鲜断, 似倭似欺,宜免其官秩,使为法受过,沈纮结内援,招权鄉,宜遄决其去群小多不悦。熊廷弼、王化费之狱,众议纷呶。羽正言:“向者开原、铁岭之罪不明,致失辽阳;辽阳之罪不明,致失广宁。朝廷疆土,堪几番败坏!”由是二人皆坐大辟。会朱童蒙以讲学击邹元标及从 吾,羽正言书院之设,实为京师首善劝,不当议禁,因自劾顷之,代从吾为左副都御史,俄改户部右侍郎,督仓场。
明年春,拜工部尚书。故事,奄人冬衣隔岁一给.是夏六月,群奄千余人请预给,蜂拥入署,碎公座,殴掾吏,肆骂而去。盖忌羽正者嗾奄使发难也。羽正疏闻,因求罢。诏司礼太监杖谪群奄,而谕羽正出视事。羽正求去益坚,因言:“今帑藏殚虚,九边壮士日夜荷戈寝甲,弗获一饱;庆陵工卒负重乘高,暴炎风赤日中,求佣钱不得;而独内官请乞,朝至夕从。此辈闻之,其谁不含愤?臣奉职不称,义当罢黜。”复三疏自引归。
逾年,逆党霍维华追理三案,言羽正委身门户,遂削夺。崇祯初,复官。久之,卒。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冯公从吾佥院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
B.冯公从吾佥院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
C.冯公从吾佥院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
D.冯么从吾佥脘已久/吾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脏阁序》有“等终军之弱冠”句。
B.“神”为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神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钟”就是自请辞去官职,类似的还有“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鋪故乡。它不同于“致仕”,“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的称呼。
D.“乞休”周代设置,为辅佐国君的官。与“太师” “太傅”合称“三公”。汉代沿袭周代官制,又设“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合称《东宫三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钟羽正年轻有为,担任滑县知县时多有惠政,很快就被提拨为礼科给事中;初为朝官就上疏大胆直言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B.因“请皇子出阁豫教”一事而触怒皇帝后,钟羽正回到民间,闭门读书,不与士大夫交往,隐居近三十年才重被起用。
C.钟羽正忧国忧民,面对朝中群小劣迹,他敢于直言正言,因而遭到奸人的嫉恨与排挤,他只好“自劾乞修”。
D.朝中太监受人指使而借故闹事,时任工部尚书的钟羽正,刚正不阿,无私无畏,果断处置,使闹事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羽正以己实主议,请与同谪,竟斥为民。
(2)此辈闻之,其谁不含愤?臣奉职不称,义当罢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引述曾为之师友。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周舍”。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凡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    

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曰:“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著杂诗数十篇。

(选自《梁书·范述曾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帝述曾为之师友     引:选拔。
B.明帝即位,游击将军   除:任命,授职。
C.述曾下车,开示恩信     下车:从车上下来。
D.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    阙:帝王所居之处,朝廷。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明帝闻甚嘉  师道不传也久矣
B.竟陵王深器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C.轻舟出诣阙  今其智反不能及
D.天监八年卒  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小题3】下列各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然亦弗之罪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小题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库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B.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D.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小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
B.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
C.践阼,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
D.赋,我国古代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小题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⑵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