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史达祖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注:①开禧元年(1205年),史达祖随宋朝派赴金国贺金主生辰的使节北行。六月帝临安,八月中秋到达真定(今河北正定),夜宿馆驿中。②刀头:刀头有环,古人将其谐音为“还”,③虿尾:笔法劲锐。

【小题1】请赏析上阙中“西风来劝凉云去……一一冰壶相映”两句写景的艺术手法。
【小题2】概括作者“古庭空自吊孤影”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06 02:4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本文,完成小题。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述往事,来者 思:使……思
B.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C.则仆偿前辱之  责:同“债”
D.辞以自饰 曼:随意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列举先贤受到沉重打击后发奋著书的史实,是借古人以自况抒发激愤之情。
B.司马迁向任安表示为著成《史记》,即使受到再严厉的刑罚,也没有悔恨之心。
C.最后司马迁针对任安的指责,陈说了自己艰难的处境和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
D.司马迁有了为写史而忍辱苟活的决心,从复信的最后仍能看出他满腔的愤怒之情。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3)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同类题3

   奚斤,代人也,世典马牧。太宗即位为郑兵将军循行州郡问民疾苦太宗幸云中斤留守京师昌黎王慕容伯儿反斤闻而召伯儿穷问款引悉收其党诛之世祖即位,为司空。世祖征赫连昌,遣斤率兵袭蒲坂。昌守将赫连乙升闻斤将至,惧,弃满坂西走。斤追败之。斤入蒲坂,收其资器,百姓安业。与赫连昌相持,累战破昌。昌遂走上邦,斤追之,至雍,不及而还。诏斤班师,斤上日:“赫连昌亡保上邦,鸠合余烬,未有盘据之资。今因其危,灭之为易。请益铠马,平昌而还。”世祖日:“昌亡国叛夫,击之劳伤将士,且可息兵,取之不晚。”斤抗表固执,乃许之。斤进讨安定,昌退保平凉。斤屯军安定,以粮竭马死,遂深垒自固。监军侍御史安颉击昌,擒之。昌众复立昌弟定为主,守平凉。斤自以元帅,而擒昌之功,更不在己,深耻之。乃舍辎重,轻赍三日粮,追定于平凉。娥清欲寻水而往,斤不从。斤自北道邀其走路。定众将出,会一小将有罪亡入贼,具告其实。定知斤军无粮乏水,乃邀斤前后。斤众大溃,斤及娥清为定所禽,士卒死者六七千人。后祖克平凉,斤等得归。世祖大集群臣,议伐凉州。斤日:“河西王牧犍,西垂下国,虽内不纯臣,而外修职贡,宜加宽宥,恕其微愆。去岁新征,士马疲弊,未可大举。其地卤薄,略无水草,大军既到,不得久停。彼闻军来,必婴城固守。攻则难拔,野无所掠,终无克获。”世祖不从,征之,斤随世祖征。凉州平,以战功赐僮隶七十户。以斤元老,赐安车,平决刑狱,谘访朝政。斤聪辩强识,善于谈论,远说先朝故事,虽未皆是,时有所得。每议大政,多见从用。真君九年薨,时年八十。世祖亲临哀恸,谥日昭王。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即位/为郑兵/将军循行州郡/问民疾苦/太宗幸云中/斤留守京师/昌黎王慕容伯儿反/斤闻而召伯儿/穷问款引/悉收其党诛之/
B.太宗即位/为郑兵/将军循行州郡/问民疾苦/太宗幸云中/斤留守京师/昌黎王慕容伯儿反斤/闻而召伯儿/穷问款引/悉收其党诛之/
C.太宗即位/为郑兵将军/循行州郡/问民疾苦/太宗幸云中/斤留守京师/昌黎王慕容伯儿反斤/闻而召伯儿/穷问款引/悉收其党诛之/
D.太宗即位/为郑兵将军/循行州郡/问民疾苦/太宗幸云中/斤留守京师/昌黎王慕容伯儿反/斤闻而召伯儿/穷问款引/悉收其党诛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空,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和成语“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意思相同。
B.疏,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类文章,此类文章还包括表、对策、封事等。
C.世祖,是我国古代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有时用来纪年。
D.职贡,上贡赋税,指落属国或外国对于朝廷按时的贡纳。按时职贡表示臣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奚斤追随世祖征讨,立有大功。他率领军队击败了赫连昌的守将赫连乙升,后又与赫连昌对峙,多次击败赫连昌,迫使赫连昌逃到上邦。
B.奚斤坚持自己主张,有违君命。世祖诏令他班师回朝,他却上奏认为应该趁机追击;世祖要求停止用兵,他却自作主张继续征讨赫连昌。
C.奚斤身为统军主帅,刚愎自用。他以赫连昌被他人擒获为可耻,于是舍弃辎重,轻装上阵,追击赫连定,但没有听从下属建议而遭致失败。
D.奚斤深受世祖赏识,恩惠优渥。凉州平定后,他因战功受赏奴隶七十户;因是朝中老臣,他被赐给小车;他去世后,世祖亲自前往吊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斤自北道邀其走路。定众将出,会一小将有罪亡人贼,具告其实。
(2)远说先朝故事,虽未皆是,时有所得。每议大政,多见从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戟(qǐ) 舰(kě)    帷(chān) 孤(wù)
B.飞(chuán)  陪(dāo)   彭(lǐ)    台(huánɡ)
C.簪(hù) 阎(lǘ)    越(ōu)    捧(mèi)
D.睇(miǎn)   翼(zhěn)  水(liáo) 辙(h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意思,错误的一组是(  )
A.(雨水)水尽而寒潭清 (整齐)骖騑于上路
B.(穷尽)岛屿之萦回   (依着)冈峦之体势
C.川泽(弯曲)其骇瞩   声断衡阳之(水滨)
D.纤歌凝而白云(阻止) 气(超过)彭泽之樽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意思,错误的一组是(  )
A.遥襟畅(顿时) 今兹捧(衣袖)
B.逸兴(迅速)飞 君子见(征兆)
C.盈虚有(数目) (干枯)辙犹欢
D.北海虽(遥远) (困厄)且益坚贫穷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A.梁鸿于海曲    贾谊于长沙B.徐孺陈蕃之榻  出重霄
C.三江而带五湖  吴会于云间D.宾主尽东南之   雄州
【小题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怀帝阍不见    酌贪泉觉爽B.光照临川笔  谁悲失路
C.极娱游暇日    望长安日下D.奉宣室何年  处涸辙犹欢
【小题6】对选文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对皇帝充满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对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逆情悖礼,不满现实,放任自流。
【小题7】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野,古代天文学将与天上星空区域(星宿)对应的地面区域称作分野。
B.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仍较年少,故称弱冠。
C.北辰,即北极星。古人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是帝王的象征。
D.簪笏,指官职。簪,古代妇女绾定发髻的长针;笏,朝见时用来记事的手版。
【小题8】下列对文章中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一个从水色变化着笔,一个从山色变化着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深秋时节景色的典型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先写岛屿的曲致,后写宫殿的气势,由远及近,层次井然。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将上下、远近之景巧妙结合,是画面有立体美,色彩相互映衬,动静弧线结合,写出秋天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写登高远眺,彭蠡渔歌,为耳之所闻,衡阳雁断,为目之所见,但实景中有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