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小题1】下列加点的“相”字的意思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蹑履相逢迎 ②儿已薄禄相 ③怅然遥相望 
④黄泉下相见 ⑤仰头相向鸣 ⑥会不相从许
A.①③⑥/②/④⑤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③/②/④⑤⑥
【小题2】对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与府吏(约定) ②可怜体无比(可爱)
拜还入户(又拜一次)   ④家来贵门(离开)
⑤多后世人(感谢) ⑥便言多才(美好)
⑦始还家门(适逢) ⑧留待作施(赠送)
A.①③④⑤⑧B.②④⑤⑥⑧
C.①②④⑦⑧D.①②④⑥⑧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C.这首诗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小题4】解释加横线词
(1)槌便大怒( )
(2)家事夫婿( )  
(3)卿暂还家( )
(4)交广鲑珍( )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6 04: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采薇》,完成下面小题。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对战争生活的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军旅生活。
D.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表露了征夫因长久戍边而思乡的凄楚心情。
E. 本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小题2】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曰归曰归”的思乡情有何关系?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徒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选自《汉书•石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
B.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
C.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
D.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称郡守或相当于这官职的官员为二千石。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故称石奋为万石君。
B.路马,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轼,低头双手扶轼表示敬意。万石君见路马必轼,表现了他的谨慎守礼。
C.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D.万石君的次子石庆曾为齐相,这“相”和《张衡传》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相”为相同职务,是汉朝中央派到封国的行政长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石君追随高祖,享高官厚禄。他十五岁起侍奉高祖,因性格恭敬谨严,加之姐姐年轻貌美,所以他得到高祖信任官至大中大夫。
B.万石君年老归家,不忘恭谨,他的儿子做小官,回家谒见他,他也一定穿朝服接见;对于皇上赏赐的食物,他一定俯伏着吃完。
C.万石君注重身教,润物无声。面对子孙的过失,他很少疾言厉色,而是以自己无声的不满或者委婉的批评来引导他们反省改正。
D.万石君家家风素著,深得赞誉。他的儿子石庆在齐国为相,获得齐国人致的拥戴:对于万石君的为人,太史公司马迁也不吝赞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谯让,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
(2)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谦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节选自《廉颠蔺相如列传》)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勾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节选自《苏武传》)

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现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鹭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节选自《张衡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车避匿 引:调转。B.会虞常 论:判罪。
C.空以身草野 膏:肥料D.连公府不就    辟:征召。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廉君宣恶言,君畏匿之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已
B.复举剑拟    填然鼓,兵刃既接
C.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蒙故业,遗策
D.衡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蓠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人,是随待在王公贵族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B.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且鞮侯单于”中的“且鞮侯”是单于名称。
C.孝廉,是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他们被举荐任以官职。
D.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译文: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啊。
B.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妆为见?
译文: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你要见我做什么?
C.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译文:虽然才华比世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译文: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授予他郎中的官职,两次迁升为太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