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05-17 01:46: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劝学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政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
王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登高而招,臂非长也,而见者远
邻国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天下之士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合从缔交,相与为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冰,水为之,而寒水 始皇既没,余威震殊俗
B.吾尝终日思矣   弃甲曳兵
C.积土成山,风雨兴 用亡郑以陪邻
D.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收天下之兵,聚咸阳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天子推恩,褒其三世。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虽不克有于其,而庇赖其子孙矣。”乃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修:欧阳修自称。②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郑氏。③皇考崇公:指欧阳修去世的父亲。欧阳修的父亲被追封为崇国公。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力于衣食,以以教 长:抚养。
B.不及吾姑 事:侍奉。
C.此死也   狱:案件。
D.虽不克有于其 躬:鞠躬。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毋以是为我累     不要因此(家贫)就为我积累钱财
B.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但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后继有人
C.夫养不必丰,要于孝 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
D.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   做善事没有不得好报的,时间或迟或早
【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欧阳修简单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赞美了太夫人的美德以及付出。
B.文章中连续转述了太夫人的大量叙述,欧阳修借此表达对父亲政绩及人品的追思。
C.文章中欧阳修写自己牢记先父及太夫人的教诲,后来获得了天子推恩的家族荣耀。
D.文章结尾欧阳修认为大力彰显先辈们的美好品德,将会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善报。
【小题5】欧阳修的父亲在为人处事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根据文意概括并作简要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
曾巩
仁寿县太君、抚州金谿吴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之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之妇,年六十有六,嘉祐八年八月辛巳卒于京师,十月乙酉葬于江宁府之蒋山。
夫人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然好问自下,于事未尝有所专也。其平生养舅姑甚孝。盖侍郎七子,而少子五人,吴氏出也。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曰:“吾爱之甚于吾子,然后家人爱之能不异于吾子也。”故其子孙已壮大,有不知为异母者。居久之,二长子前死,夫人已老矣,每遇其嫠妇异甚,而身为字其孤儿,忘其力之惫也。其处内外亲疏之际,一主于恩,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有以穷归己者,急或分衣食,不为秋毫计惜,以其故至不能自给,然亦未尝不自若也。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盖笃行如此,而天性之所有也。其自奉养,未尝择衣食;其视世俗之好,无足累心者。方其隐约穷匮之时,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或谓可强起之,夫人曰:“此非吾所以教子也。”卒不强之。
及处显矣,其子尝有归志,而以不足于养为忧。夫人曰:“吾岂不安于命哉?安于命者,非有待于外也。”其子为知制诰,故事,其母得封郡太君,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此夫人之德见于行事之迹,而余以通家,故熟于耳目者也。夫人之考讳畋,畋之配黄氏,两人者皆有善行,乡里称之。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七子者,曰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安仁宣州司户参军,安石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安世太平州当涂县主簿,安礼大名府莘县主簿,余未仕也。女三人,长适尚书虞部员外郎、沙县张奎,次适前衢州西安县令、天长朱明之,次适扬州沈季长。孙男九人,曰雱、旁、瓬、方、亢、防、斿、旂、 放。孙女九人,长适解州安邑县主簿徐公翊,次许嫁太庙斋郎吴安持,余尚幼。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身为字其孤儿 字:养育
B.卒不强之   卒:死,去世
C.夫人之考讳畋 考:父亲
D.次适扬州沈季长 适:出嫁,嫁给
【小题2】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吴氏“心胸宽广、仁爱”的一组是(   )
①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
②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
③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
④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
⑤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
⑥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
A.①②④B.②④⑥
C.①③④D.③⑤
【小题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氏是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亲生母亲,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的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的儿媳。
B.吴氏在家相夫教子,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前后一共抚养十个子女长大;每次遇到有困难的孤儿寡母,她也帮助养育,不辞劳苦。
C.王安石担任知制诰,按照朝廷惯例,其母可以封为郡太君,但吴氏坚持不让人说,以至于最终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
D.作者在铭文中盛赞吴氏一生的功德,说她培养了七个杰出优秀的儿子,善良仁德,不与人计较,对人极为关怀,别人有难,不惜委屈自己,慷慨帮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
夫人曰:“吾岂不安于命哉?安于命者,非有待于外也。”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