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5分)
(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
(3)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论语•八佾》)
(注)①麻做的丧帽。②铺张。
【小题1】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如何实践“仁”?(2分)
【小题2】孔子的一方面强调“复礼”,一方面又主张摈弃“奢礼”,你如何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3-10-16 05:22: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画手戴进

毛先舒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塘人也。

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入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着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于市见熔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抚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铄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然进数奇,虽得待诏,亦轗轲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淡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成其名。

(节选自《虞初新志》)

(简注)①画手:画家。②钱塘:今杭州。③宣宗:明宣宗朱瞻基。④天纵:天才高纵。⑤一时:同时。⑥待诏:这里指供奉内廷的画家。⑦工:画工。⑧水次:水边。⑨著:着色,上色。⑩品服:官服。明朝崇尚红色,故朝廷官员的衣服都是红色。⑪颔(hàn):点头。⑫磨(huī):同“挥”。此处意为挥手,叫人拿走。⑬锻工:这里指制造手工艺品的工匠。⑭抚(wǔ)然:失望的样子。⑮糈(xǔ):粮食。⑯指:这里指手艺。⑰御:佩带。⑱缣(jiān)素:供书画用的白色细绢。⑲数奇(jī):旧时迷信天命,运气不好称“数奇”。数,命运;奇,命运不佳。⑳轗轲:同“坎坷”,形容道路不平坦,比喻不得志。㉑真:真迹。

(阅读指要)戴进原本是个出色的金属工艺家,由于人们对这一民间工艺并不重视,他的许多精美的制作竟被扔进炉子熔化了。于是他改而学画,艺成之后,名高于同时的画家,却受到皇帝近待画臣的妒忌、谗毁,而以“穷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作者对这位劳动人民出身的艺术家的坎坷不遇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本文是篇人物传记,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精于剪裁,善于取舍。戴进一生七十五载岁月中经历甚为丰富,但作者裁取不足330字的篇幅,仅精选了两件事而叙之。这两件事是戴进一生中的关键事件。一件是在仁智殿进呈《秋江独钓图》,本来期以荣进,从此摆脱贫困,不料一图献上,竟绝了仕进之途,断送了政治生命。另一件是弃工习面,徒智缣素。这是戴进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戴进因此而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综观作者所选的这两件事,事情虽小,却粗线条地勾勒了戴进一生的主要历程。如此剪裁具有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效果。其二,本文采用了倒叙式结构。文中所写两事,弃工习画发生于前,宫殿进图演绎于后,作者却先写后者而后写前者。之所以要颠而倒之,是因为宫殿进图乃戴进一生中重大的转折也是重大的挫折,从此画家命运急转直下。作者先叙后事,具有提纲掣领的在用,倒叙式结构的采用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此技不为也(______)   (2)成其名(______)
【小题2】说出下列句中代词的具体所指。
(1)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着此钓鱼!
“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
B.宣宗颌之,遂麾去余幅不视。
C.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D.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小题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
【小题5】本文选取了两件事情概述戴进荣辱升沉的一生,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均不超过10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皮蚕女
干宝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牧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
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
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
案《天官》①,辰②为马星。《蚕书》③曰:“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周礼》马质④职掌“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蚕⑤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选自《搜神记》,有删改)
【注释】①《天官》:《周礼》中的一篇。②辰:星宿名。③《蚕书》:论述养蚕的书,也称《蚕经》。④马质:周代官名。掌管买马并评定马的优劣及价值等。⑤原蚕:二蚕,即夏秋第二次孵化的蚕。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绝缰而去    绝缰:挣断缰绳
B.故厚加刍养    刍养:饲养
C.以足蹙之曰    蹙:踢
D.而绩于树上    绩:堆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暴皮于庭   异于常蚕
B.马皮蹶然而起 邻妇取而养之
C.因取而乘之 因名其树曰“桑”
D.卷女以行   以足蹙之曰
【小题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
(2)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
(3)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
【小题4】试用三个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