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注】  ①蓰:五倍。②蒸民:众民。③彝:常。
【小题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天性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这是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所致。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小题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06-05 05:0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
(注)①哄:战斗。②几:将近,几乎。③慢:高高在上,不关心人民,不理政事。④尤:责怪。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小题2】(小题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同类题3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选段答题。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甚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__(人名)。
(2)“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这句话对于突出宝玉“才情不凡”来说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故囚报李勉

或说天下未有兵甲时,常多刺客。

李汧公勉①为开封尉,鞠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偿缣千匹可乎?”曰:“末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杀之。”故囚心动。

其仆哀勉,密告之。勉衩衣乘马而逸。比夜半,行百余里,至津店。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因话言。言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我几误杀长者”乃去。

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

注:①李勉,唐天宝中为开封尉,代宗时为岭南节度使,有政声,封李汧(qiān)国公。]
【小题1】对下列加黑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说天下未有兵甲时 有的人
B.勉纵而之     逃跑
C.夜半 等到
D.至店 渡口
【小题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小题3】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  )
A.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
B.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
C.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
D.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
【小题4】翻译
(1)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
(2)此活我者,何以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