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选自《礼记〃大学》)
【小题1】(小题1)这则材料中,小人的行为可以用 、自欺欺人两个成语来形容。(1分)
【小题2】(小题2)怎样理解“慎独”?“慎独”有何现实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5-05-18 03:40: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文后下列各问题。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小题1】下列对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怕不待:难道不想
B. 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底:眼前
C. 趁程途节饮食趁程途:赶路
D. 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扶持:给以帮助
【小题2】(小题2)下面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说明正确的是()
A. 拟人比喻对偶
B. 拟人比喻对比
C. 比喻夸张对比
D. 比喻夸张对偶
【小题3】(小题3)下面对节选剧本的内容,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一折突出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B. “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相同,反映了人物经过戏剧冲突之后性格的变化发展。
C. 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单单是“儿女情长”。
D. 莺莺的离愁别绪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小题4】(小题4)下面对“一煞”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B. “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也写出了莺莺欲语无人的悲伤。
C. “禾黍秋风听马嘶”是莺莺思念张生的幻觉,极写莺莺的悲伤,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点染气氛。
D. 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情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②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劬(qù):劳苦。夏:亦作“榎”,木名。欻(xū):忽然。劙(lí):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畜甘脆诚    饵:给……吃
B.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能多樵 恶:不
D.汗交不少休    颐:脸颊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家 乃实告
B.将复尔
C.不辞还 裂其衣束之
D.群扶归 欲劙颈塞责耶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
①诚渐长,性孝友 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②“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小题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虎 负 人 行 缓 为 讷 追 及 讷 力 斧 之 中 胯 虎 痛 狂 奔 莫 可 寻 逐 痛 哭 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