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4分)
①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下列句子中对划线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少吃饭,多喝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B.吃饭时有蔬菜和汤水,睡觉时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
C.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靠在枕头上休息,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D.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2)结合以上两则选文,简单概括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3-06-13 03:1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
注解:①王:齐宣王 ②大:使……大。③赫斯:发怒的样子。④爰:语首助词,于是。 ⑤遏:止。徂:攻击。莒:国名。⑥笃:厚;祜:福。⑦厥:用法同“其”。 ⑧衡行:即“横行”。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孟子暗喻齐宣王要像周文王那样激于正义,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B.“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是武王的大勇。
C.孟子指出君王是帮助上天来统治下贱的老百姓,有责任要让天下安定、不让老百姓横行霸道。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小题2】根据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小勇”与“大勇”的理解。(3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①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②,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馅笑,病于夏畦③。’子路:‘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段干木:战国初期人,孔子弟子子夏的弟子,曾做过魏文侯的老师。②泄柳:鲁穆公时贤者。③病于夏畦:比大热天在地里干活还难受。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孟子认为古时候,不是诸侯的臣下,不去谒见诸侯。段干木越墙躲避(魏文侯的来访),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都不合乎“礼”。
B.公孙丑之所以向孟子请教不主动去求见诸侯有什么道理,是因为作为学生,都希望老师谒见诸侯之后,自己有官做并可以实现理想。
C.阳货探听到孔子不在家时,特意给孔子送去一只蒸熟的小猪,按礼节规定,孔子就应该前往大夫家拜谢,这样正和阳货的心意。
D.文中引用曾子和子路的话是想说明,君子要想出仕,不能装出笑脸去巴结人;与诸侯志趣不相投,就不能为难自己勉强出仕。
【小题2】(小题2)孟子认为“君子之所养”(君子所要培养的道德操守)包括哪些内容?请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