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释刀对曰庖:厨师。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
C.虽然,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D.刀而藏之善:修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②相与枕藉舟中
B.①始臣解牛之时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C.①提刀立,为之四顾②学时习之
D.①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意思是:我喜好的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超过技术了。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意思是:(庖丁解牛时用刀)分开骨间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D.“族庖月更刀,折也。”意思是:一般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换一把刀,原因是用刀子去砍断骨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4-15 04:1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②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小题1】下列对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对没有母亲又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格外关心,替她事事考虑得周全。
B.王熙凤的这段话也显示了她在贾府中不一般的地位。
C.王熙凤一连串的发问只是为了表明她对林黛玉的关心,因此根本不需要林黛玉来回答。
D.王熙凤的这番话,是为了讨老祖宗的欢心。
【小题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王熙凤出场,运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
B.文中还通过林黛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王熙凤恃宠而骄,大胆泼辣的性格特征。
C.写王熙凤华贵的装扮,进一步展示她在贾府中的特殊的地位。
D.“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出王熙凤威严、泼辣的一面;“丹唇未启笑先闻”则表现了王熙凤热情善良的一面。
【小题3】作者在写王熙凤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式方法?请简要回答,并概括其人物形象。

同类题5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⑥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⑦;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 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④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 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 ⑥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⑦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1)孟子认为实施“仁政”有哪些具体做法?试用现代语言分点概括。(2分)
答:
(2)翻译“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