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臣郎中,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书特下,臣郎中拜:授予官职
B.蒙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
C.凡在故老,犹蒙育矜:怜悯
D.刘侥幸,保卒余年庶:但愿
【小题2】(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星火室西连中闺
B.臣具表闻,辞不就职奈何非金石之质
C.臣少仕伪朝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报养刘日短也藏名山,传之其人。
【小题3】(小题3)下列有关内容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李密是蜀汉降臣,容易引起晋武帝的猜忌,所以第二段一开始他就歌颂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其意就在于奉承讨好晋武帝,获得他的好感。
B.李密在第二段里还向晋武帝表白自己曾热衷于做官,并不顾惜自己的名誉节操,并非不想为新王朝效忠尽力,其目的是以此来消除晋武帝的猜疑。
C.作者运用“乌鸟私情”的典故是为了向晋武帝表达自己也想像乌鸦那样赡养祖母对祖母尽孝,以报答她的养育之恩,情意恳切,感人肺腑。
D.《陈情表》保留并发扬了四字句的优点,摒弃了雕琢的陋习和庸俗的老套。文中的四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在低沉之中有声宏气壮之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4 03:15: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一)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学.科.网
(张溥《五人墓碑记》节选)
(二)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吉不能语。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曲为解谕,众始散。顺昌乃自诣吏。又三日北行,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赵继鼎《明史·周顺昌》节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丙寅三月之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B.抶而之仆:倒地
C.曲为解谕:解释,告知
D.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国门:京城之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犹记周公被逮师道不传也久矣
B.则噪相逐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手掷锒铛地月出东山之上
D.顺昌自诣吏今其智反不能及
【小题3】下面关于文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段文字都极力渲染了苏州市民反抗的激烈以及魏忠贤走狗们的狼狈相,表现了市民们不畏强暴,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B.《五人墓碑记》中张溥认为:“大阉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作者认识到了平民百姓的作用,这是非常可贵的。
C.《明史·周顺昌》把斗争细节展示得更加淋漓尽致,这样写既交代清楚了人物事迹和斗争场面,又能把这一事件所起的作用揭示出来,以达到表彰英烈、激励后人的目的。
D.为义而生,为义而争,为义而献身。周顺昌和五位义士的行为生动地诠释了孟子的一句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2)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B.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
C.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因:因为
D.数百之众将:率领
(2)【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吞二周亡诸侯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B.临不测渊以为固收天下之兵,聚咸阳
C.天下定学不可以
D.铸以为金人十二,弱天下之民作《师说》贻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足
A.充乎天地之间,其气之小大。   称: 相称,符合
B.思之至深,以为文者之所形。   气: 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
C.太尉以才略天下 冠: 位居第一
D.将归治其文,且学为政。 益: 增加
【小题2】下列“其”字的用法与“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
A.称其气之小大B.听其议论之宏辩
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D.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气”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甲) 李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乙) 简明英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以刘日西山 薄:迫近
B.臣微志 听:劝告
C.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
D.不孝之罪深  弥:更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设九宾礼
B.陛下安所用  严大国威以修敬也
C.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请战喻
D.苟违亲事主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甲)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写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主要是通过议论来表达的。
B.文段(甲)工整的对仗句式,铿锵有力,感情诚挚,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报恩”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C.文段(乙)先摆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怀运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写法,举出“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的历史和“匹夫无有不获之愿”的普遍事实。
D.文段(乙)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落,既打动皇上,又言自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道兼顾,道理显豁。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伏 望 圣 慈 收 回 成 命 矜 其 爱 日 之 短 俾 遂 归 养 之 图 则 臣 母 子 拭目 清 平 讴 歌 德 泽 为 赐 多 矣
【小题5】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鸿门宴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臣郎中,寻蒙国恩,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毫毛不敢有所 近:接触,沾染B.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C.而刘夙疾病 婴:虚弱D.茕茕孑立,形影相  吊:安慰
【小题2】下面对文章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B.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 ,晋时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C.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相同。
D.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拜,授官。除,授予官职。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小题3】下面对文段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勇猛豪爽、忠心不二的勇士,而且是一个粗中有细、能言善辩的智者。
B.“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泄露出项羽内心的惶恐而惊慌,同时也有力地反衬、烘托了樊哙的威猛。
C.《陈情表》第一段,作者的情感思路环环相扣:先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再概述幼年失去父母,赖祖母抚养,再概述现今祖母疾病缠身,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凄切感人。
D.《陈情表》第二段写朝廷对自己礼遇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