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与子颍别二十余年矣。忆昔与子颍游,子颍未及弱冠,余虽有一日之长,而与为嬉戏,异乎世俗之所谓师弟子者。然其情乃益深,而义顾弥笃。子颍上有两兄,皆从余受学。子颍奇男子也,其胸中浩浩焉常有担荷一世之心。文辞章句非其所措意,而其为诗古文乃能高出昔贤之上。后数年,子颍偶以七言诗一轴示余,余置之座侧。友人姚君姬传过余邸舍,一见而心折,以为己莫能为也,遂往造其庐而定交焉。姬传以文章名一世,而其爱慕子颍者如此。
子颍之父、祖皆为达官,然不为子孙留遗计,而子颍少时衣食不足。子颍所与交游,皆当世名贤,时过子颍论文,子颍与相对终日,或不能设食,盖子颍之穷如此。
余别子颍闭门里居,忽忽十余年,则闻子颍已举于乡,出宰巴蜀之属邑,其自秦入蜀,道途览古之篇,尤为深入唐人之室。子颍在蜀,值军兴,领兵八千人,出使云南永昌,逾美诺之岩,往来阻险师旅数千里之地。自重庆移守泰安,又值邻郡贼起,子颍早诣大府,为设方略,亲战临清城下,射杀贼首一人,定其余孽。然其忧深家国,心为瘁、发为白矣!尝思退而稍息其劳,而辄为上官所留,欲归不得。
呜呼!子颍昔日之穷,非子颍之能穷也;今日之为郡守,非子颍之能为郡守也;其出入师旅,屡经锋镝之危,非子颍之能行乎患难也;则今日之欲归,非子颍之能自为归也。然则子颍之于为官,去可也,留可也。去而混迹渔樵之侣,留而为宇内建不世之勋,无不可也。若夫文章之事无穷也。子颍其于簿书丛集,稍求顷刻之暇,出其才力以与古之风人学士相追逐,此则子颍之所能自为者也。
(选自《刘大櫆集·朱子颍诗序》,有删改)
(注)①指刘大櫆,桐城派代表作家。②姚君:指姚鼐,字姬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子颍年少时衣食不丰足,他同两个哥哥跟随作者学习,作者跟朱子颍嬉笑玩乐,感情非常深厚,情义也十分深切。
B.姚鼐先生凭文章名重当世,他曾在探望作者时,看到了朱子颍的一卷七言诗,非常喜爱倾慕朱子颍的诗文。
C.朱子颍从秦地进入蜀地任职,一路写下的游览古迹的诗篇流露出为国担忧的深情,直追唐人诗篇的风范。
D.朱子颍曾想辞官退隐田园,却难以如愿,而拿出才智和古代的诗人学者比较技艺,是朱子颍能为自己做主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27 11:1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
张惠言
古之所谓良有司者,不待其莅政治民也,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是故有躁进之心,则必有趋势之术;有患贫之心,则必有冒货之渐。虽有特达之才,廉耻之念,其入于势利也,犹靮1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呜呼!今之有志于吏道者鲜矣。今各省自州县至丞尉,谒吏部而出者,岁数百余人。其人皆有司牧之责,其间亦有知名义识廉耻者。然吾观其所以进争尺寸之捷,较出入之势,进退之械,则未有不求熟者。及其选而得官,则哗然曰:某地善,某地恶。得之者忻戚色然。问其所以为善恶者,则非政之险易也,非民之淳浇2也,曰某地官富,曰某地官贫。呜呼!士未莅官,未治民,而所汲汲者如此,古之良有司其终不可见乎!
海盐张文在,强毅慷慨,喜任侠,然敦为孝弟。少举于有司,困不遂,走京师,供事国史馆,积若干年,以勤能,例得府经历。又几年,史馆移选人入吏部,文在例得与,而主者抑之,不得选。今年秋,以赀入,请试用,分发得甘肃。甘肃地边塞,民穷官贫,自长吏以下,不能具舆马。士大夫宦者,视为畏区。而文在以磊落才,抱负奇气,浮汩为吏十余年,更偃蹇摧困,始得一官,而当远绝西徼3,家又甚贫,虽相知者皆为文在不乐。而文在处之晏然,且曰:“吾闻甘肃,民朴而政简,长官无奔走,宾客无徭役,此真吾所乐者。”君子于是知文在之贤,其不躁进也,其不患贫也,其有守也。他日莅政治民,其为良有司也无惑焉!
于其行也,序以送之。
选自《清文选》
【注释】1靮:马缰。2淳浇:敦厚和浮薄。3西徼:西方的边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待其莅政治民也     莅政:当政、执政
B.其人皆有司牧之责     司牧:管理、统治
C.然敦为孝弟  孝弟:对父母孝顺
D.而文在处之晏然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必有趋势之术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及其选而得官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C.以勤能,例得府经历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其为良有司也无惑焉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B.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C.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D.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小题4】下列各句中,属于良有司应有表现的一项是
A.有患贫之心,则必有冒货之渐
B.进退之械,则未有不求熟者
C.士大夫宦者,视为畏区
D.其不患贫也,其有守也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叹有志于实践为官之道的人太少了,因为那些当官之人虽然都负有管理百姓的责任,但其中已经没有懂得名誉道德知道廉耻的人了。
B.有突出的才能,有廉耻观念的人,他一旦陷入权势、利益之中,就很难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好官了。
C.张文在少年被有司选拔,却困窘不得志,在国史馆供事若干年,后来,张文在捐官进入吏部,被派发到甘肃某地。
D.作者赞叹历经摧困始得边地一官的张文在是良有司。全文前后呼应,把一个风尘小吏的坚强而有操守的品质刻画得非常生动。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
(2)古之良有司其终不可见乎!
(3)文在例得与,而主者抑之,不得选。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①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置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②莆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睍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页,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③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惝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放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但为李白妇、太常妻不易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处的词是( )
A.也B.耶C.矣D.焉
【小题2】用“/”给第①段画线句断句。
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
【小题3】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根据本文,作者给书斋取名“醉”的理由是什么?
【小题5】从写作手法角度,简析本文和《项脊轩志》的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