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翰林院编修李公墓志铭
公姓李氏,讳重华,字宝君,又字玉洲。世家常州之无锡,其后迁吴江。公生六岁已能为诗,出语辄倾其行辈。东崖公没,能自择师而事之。乡先达翰林张公大受以文章名世,公往从之游,而张公于及门中独爱重公,因以其子及兄子、女子子咸受学于公。于是公亦以文章名世,其所交友皆当时号称英隽有名之士也。
公事太夫人至孝,不忍斯须离训迪,而太夫人念公之贤能,宜起家甲科,督令赴京师求举,公不得已就道,而心顾常在太夫人左右。康熙庚子举顺天乡试,雍正甲辰举进士,改官翰林。而公益日夜慕思太夫人不置。太夫人闻之,寓书勉其供职,毋以我老为念。其后太夫人卒于家,而公以奔丧归,遂哀毁得疾。
公性爱士如饥渴,士之负材艺游京师者,公皆与之往返论议,时时出酒食以相劝劳。壬子,典四川乡试。而是年以前所荐举人不称落职。而公之长子治运方为秋官郎中,以禄养留京师,则日与缙绅及故交之闲居者,连为诗社,或聚徒课文,文章益富,贤豪趋赴益众。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按察安庆,每讯鞫,公必坐屏帏后隐听,其有所平反,则喜;稍可疑,则谕令再三慎测,必得情乃罢。盖公虽不仕,而功德之及人如此。昔公在京师,则士争趋之恐后;公从其子在外,则客游京师者无所归;公卒,则士大夫尝相游从者,皆相向欷歔泣下。
公以乾隆二十年八月十二日卒,享年七十有四。娶张氏,子三人:长治运,今按察两浙;次泰运,太学生,先公卒;次光运,太学生。
(选自《刘大櫆集》,有删改)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太夫人卒于家,而公以奔丧归,遂哀毁得疾。
(2)按察安庆,每讯鞫,公必坐屏帏后隐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21 06: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先生行状
姚永概
先生讳汝纶,字挚甫,世居桐城之南乡。父征君居乡里,孝友任恤,勇于作事,不顾利害。先生犹其风类也。弱冠中同治甲子科举人,乙丑成进士,以内阁中书用。曾文正公见先生文于方先生宗诚所,大奇之。又闻征君善教,遂延教其孙,而奏留先生于幕府十余年。
文正公薨,李文忠公继之,复致礼焉。世传曾、李奏议,多出先生手。当文正公办天津教案时,从容谓先生,曰:“吾大臣任国事不当计毁誉。子年少,名甫立,盍稍避乎?”先生笑不应。及李公用事,其所经画皆前古未尝有,而当外交之冲,操纵应付,尤惊骇世俗,非庸人所易知。先生佐佑其间,竭思虑自効,不肯诿谢。故二公深相倚重,大疑大计,悉取资之。
尝补深州直隶州知州,丁父忧,服阙天津府知府,补冀州直隶州知州。乾隆时,方恪敏公为总督,下教建立义仓。方公薨,仓储浸坏。咸丰兵燹以后,乃尽耗矣。同治十年,钱敏肃公为布政使,复修方公仓制,先生在深州独进曰:“不可复也,又且扰民。”钱公曰:“何谓也?”先生曰:“方公当国家全盛,上下交和,名器贵重,故给七品以次,即争纳粟。今富人亡虑皆四五品矣,安肯为劝其积也,必箕敛,甚者威之。其储也,责之仓正耗减取偿焉。其散而复敛也,敦率之不还。若息不足,必勾摄而敲朴之,故曰不可复也,又且扰民。”钱公曰:“子之言然。”深州独止不复。其在冀也,开渠四十余里,导积水入滏,商旅既便,田得河流,变为肥沃,又少水潦患,民大便之。
先生所著尚有《写定尚书》、《尚书故》、《易说》、诗、铭碑、论书、杂文、笔记、评论诸书。闿生偕门人方编次刊行。谨闿生所述,参以见闻,稍加撰次,以待名公卿上闻,付史馆编录。谨状。
(选自《慎宜轩文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谓先生 从容:不慌不忙
B.不肯诿谢 诿:推脱
C.及李公用事 用事:到任
D.谨闿生所述     就:借助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女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B.服阙:守丧期满除服。古人守丧期间要穿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的丧服。
C.义仓: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习俗,是一种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D.《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故二公深相倚重,大疑大计,悉取资之。
⑵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郭常者,饶人,医,居饶中,以直德信。饶江其南导自闽,颇通商外夷。波斯、安息之货国人有转估于饶者,病且亟。历请他医,莫能治。请常为诊。曰:“病可去也。”估曰:“诚能生我,我酬钱五十万。”常因之。先以针火杂治,导其血关,然后辅以奇药。诚曰:“第橐虑①。”块居②月余,估称愈。欲归常所许财。常不听。估曰:“先生以为寡欤?”常曰:“不也。吾直吾之药,计吾之功,不能损千钱,而所受非任,反祸耳。”卒不内。

人以常为诈而责常。常曰:“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希售榷买③,计量于毫铢之间,所入不能补其望。今夺之息财五十万。财必追吝郁惋,宁能离其心?且药加于人,病新去而六腑方惫,复有悒然之气自内而,即不可救。奈何?彼方有疾时,知我能活而告我,我幸免之,因利其财又使其死,是独不畏为不仁,而神可欺者。吾何敢欺?”

(节选自《全唐文•医表者郭常》)

注:①橐虑:多虑。②块居:独自一人住居。③榷买:专卖。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医(______________) ②今夺之息财五十万 (________________)
③常因之(_________________)④复有悒然之气自内而(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各组中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波斯、安息之货国人有转估于饶者   蚓无爪牙之利
B.然后辅以奇药    耻学于师
C.先以针火杂治    折藏之,归以示成
D.以直德信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题3】郭常不愿收取商人五十万钱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他替人治病,一是以__________来治疗,二是以_____________来治疗。(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诚能生我,我酬钱五十万。
②奈何?彼方有疾时,知我能活而告我,我幸免之。
【小题5】“人以常为诈”,你以为如何?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同治初,改隶淮军,从刘铭传分援江、浙、闽、皖,累迁至副将。光绪十年,法人据基隆,率师渡台湾,屡战却敌。还北洋,统庆军驻旅顺。十七年,海军大阅礼成,晋头品秩。明年,授山西太原镇总兵,仍留芦台治军。请单骑巡边,历东三省俄罗斯东境、朝鲜八道,图其山川厄塞,著《东游纪程》。
逾岁,日韩乱起,随提督叶志超军牙山。闻高升兵舰毁,语志超曰:“海道梗,牙山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势便利。”从之。士成乃先诸军发,次成欢。遇伏,迷失道,吏士无人色。士成见二鹤立冈阜,语众曰:“彼处无隐兵也!”遂出险,往就志超。志超已弃公州行追及之士成议趋平壤合大军而鸿来檄令内渡以故平壤隐得免议。志超逮问,宋庆接统诸军,遗士成守虎山。未几,铭军溃,诸军皆走,士成犹悉力以御。日军大集,力不支,退扼大高岭。是时辽西危棘,士成请奇兵出敌后截其运道,诸帅不从,乃自率师逼雪里站而阵。除夕,置酒饮将士,预设伏以待,日军果来袭,大败之分水岭,斩日将富刚三造。优诏褒勉,授直隶提督。
二十六年,拳匪乱,戕总兵杨福同,命士成相机剿办。匪焚黄村、廊坊铁轨,士成阻止之,弗应,击杀数十人。其党大恨,诉诸朝,朝旨诃责士成。时匪麋集天津可二万,遇武卫军辄诟辱,士成检勒部下毋妄动。荣禄虑激变,驰书慰解之,士成覆书曰:“匪害民,必至害国!身为提督,境有匪不能剿,如职何?”乃郁郁驻杨村观变。会英、法诸国联军至,士成三分其军,一护铁路,一留芦台,而自率兵守天津。连夺陈家沟、跑马厂、八里台,径攻紫竹林,喋血八昼夜,敌来益众,燃毒烟跑,我军稍却。士成立桥上手刃退卒,顾诸将曰:“此吾致命之所也。”遂殒于阵,肠胃洞流。诏赐恤。阅二载,以世凯言,赠太子少保,谥忠节, 建专祠。
(选自《清史稿》)
【注】①雪里站:地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志超已弃公州/行追及之/士成议趋平壤/合大军而/鸿章檄令内渡以故平壤陷/得免议
B.志超已弃公州/行追及之士成/议趋平壤合大军/而鸿章檄令内渡/以故平壤/陷得免议
C.志超已弃公州行/追及之士成/议趋平壤合大军而/鸿章檄令内渡以故/平壤陷/得免议
D.志超已弃公州行/追及之/士成议趋平壤合大军/而鸿章檄令内渡/以故平壤陷/得免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品秩”指官位的等级和俸秩,在古代,常以俸禄多少作为官员品级的标准。
B.“总兵”为古代武官,明朝始设,清代总兵为地方驻军的高级武官,也叫“总镇”。
C.“提督”为武职官名,有陆路与水师之分,清朝的提督通常为各省最高级的武官。
D.“拳匪”是清朝人们对义和拳(义和团)成员的俗称,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聂土成居安思危。在芦台统领军务时,曾亲自考查中俄边境、朝鲜全境,标出山川险要之地,写下《东游纪程》一书。
B.聂士成冷静而善于观察。在遇敌伏击而迷失道路时,凭借山岗上站立的两只仙鹤做出准确判断,率军脱离了险境。
C.聂士成以大局为重。义和团杀害总兵杨福同,焚毁铁路,但在八国联军的入侵之际,聂士成以民族大义为重,没有动武。
D.聂士成勇于抵抗外国侵略。面对英法等国侵略军,聂士成亲自率队在天津抗敌,连夺失地激战八昼夜,最后壮烈殉国。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辽西危棘,士成请奇兵出敌后截其运道,诸帅不从,乃自率师逼雪里站而阵。
(2)时匪麇集天津可二万,遇武卫军辄诟辱,士成检勒部下毋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