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划8处)(4分)
臣 闻 千 里 馈 粮 士 有 饥 色 樵 苏 后 爨 师 不 宿 饱 今 井 陉之 道 车 不 得 方 轨 骑 不 得 成 列 行 数 百 里 其 势 粮 食 必 在其 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2-28 10:25: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虡。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倨慢骄奢,则凶中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渥。’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④。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颜斶(chù):齐国隐士。 ②簴(jù):古代悬挂乐器的架子中间的木柱。③不谷:不善。用以自称,表谦恭之意。④自虞:即自娱,自得其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敢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去:距离
B.王前为趋士趋士:趋附士人
C.且颜先生与寡人,食必太牢游:交往
D.寡人自取耳病:羞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推选禄焉②金就砺
B.①则再拜辞去也②择其善者从之
C.①君子可侮哉②置杯则胶
D.①夫玉生山②乃设九宾礼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
B.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
C.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
D.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以对话展开波澜起伏的情节,以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文章一开头便以“斶前”“王前”两句简短对话,把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示于读者眼前。
B.颜斶引述老子的话,意在提醒齐宣王要懂得以贱为本、屈已尚贤的道理,同时告诫诸大臣不可自轻自贱,为臣也应该坚守自身人格。
C.齐宣王的左右极力夸耀齐宣王富有尊贵、人心所向的情景,其目的是为了驳斥颜斶“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观点,同时迎合讨好齐宣王。
D.面对齐宣王的请求和颇为诱人的承诺,颜斶以“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为喻,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 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
⑵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B.匏樽以相属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
【小题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托遗响悲风
B.今安在哉/侣鱼虾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诗乎/固一世雄也
D.寄蜉蝣天地/月出东山之上
【小题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B.月明星稀,乌鹊
C.幽壑之潜蛟D.鱼虾而友糜鹿
【小题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何为其然也?
【小题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哪一首诗?
A.《长歌行》B.《短歌行》C.《蒿里行》D.《步出夏门行》
【小题6】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