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也不再挺直,车轮的滚动让它这样了。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
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明白于心。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7-20 09:5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求之途靡:没有
B.脱然有怀脱然:轻快的样子
C.会有四方之事四方之事:战争爆发
D.尝从人事人事:指做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耕植不足自给作《师说》贻之
B.眷然有归欤情此小大辩也
C.家叔余贫苦但刘日薄西山
D.寻程氏妹丧武昌急星火
【小题3】下列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的一项是(2分)
A.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B.质性自然。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小题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2分)
(2)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2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曾巩《墨池记》)
(乙)越中山水奇丽者,剡为之最;剡中山水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其洞在县之东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洞天北门也谷抱山斗云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花光照夜而常昼,水色含空而无底。此地何事,尝闻异香,有时值人,从古不死。真天下之绝境也。
有晋代六龙失驭,五马渡江,中朝衣冠,尽寄南国。是以琅琊王羲之领右军将军,而家于此山。其书楼墨池,旧制犹在。至南齐永泰九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绝,勤求上玄,遂启高宗明皇帝,又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故书楼在观之西北维,高可二丈已下。墨池在天尊殿东北维,方而斜,广轮可五十尺已下。池楼相去东西羡直,才可五十余步。虽形状卑小,不足以壮其瞻玩,而恭俭有守,斯可以示于将来。况乎处所遐深,风景秀异,契逍遥之至理,阅鸾鹤之参差。
其洞天在天台桐柏山中,辟方四十里。其北门在此小香炉峰顶,人莫得而见之。有山樵夫往往见之者,或志之以奇花异草,还报乡里,与乡里同往,则失其所志也。过此峰东南三十余里,有石窦呀为洞门,即洞天便门也。人或入之者,必赢粮秉烛,结侣而往。约行一百里、二百里,多为流水淤泥所阻而返,则莫臻其极也。
通以元和二年三月,二三道友,裹足而游。登书楼,临墨池,但见山水之异也。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不三四层,而谓天可升。经再宿而还。以书楼缺坏,墨池荒毁,话之于邑宰王公。王公瞿然,征王氏子孙之在者,理荒补缺,使其不朽。即事题兹,实录而已。
(裴 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章:显扬
B.循山趾而右去 循:沿着
C.使后人尚之如此     尚:尚且
D.必赢粮秉烛 赢:背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池洼然而方长 或志之奇花异草
B.岂徜徉肆恣       皆出于此乎
C.因以及乎其迹邪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但见山水异也  穷山高而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王羲之墨池遗迹的传说为题,并不死扣“墨池”,只讲书法,而是由小及大,从书法论及治学,进而引申到道德品节,最后推衍出对先德仁人的追慕。
B.乙文介绍王羲之定居金庭山的缘由,也交代了王羲之建书楼和墨池的根本原因。
C.甲文开头写墨池,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边实写墨池地理方位、环境形状,一边虚衬推测遗迹来历、命名根据,虽文字俭省,下笔却仍摇曳多姿,令人赞叹。
D.乙文作者见书楼残破、墨池荒芜,将情况禀告给当地县令,促使书楼和墨池得以修缮。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洞天北门也谷抱山斗云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王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2)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矣。”定公不悦,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寡人曰 
(2)昔者舜于使人
(3)然犹之不已
【小题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定公不悦,告左右/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定公躐席起/由是则生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C.不识吾子何以知/手指不可屈伸,弗怠(《送东阳马生序》)
D.舜不穷民/安陵君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小题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