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麻姑观瀑记

登麻姑,过半山亭,折而百步许,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予诧曰:“雷也。”客笑曰:“非也。”已更折百步,有物摇扬天际,下属崖壁,皓然一色。予诧曰:“雷也”。客又日:‘作也” 夫雷必雨俱,而雪非江寒不有。今方霁矣,而时则暑也,胡为乎雪乎?彼轰然者何也?更前数十步观之,非雪也,瀑也,其声则瀑之坠石而春子崖壑之间也。予之言谬矣。

时予酣不自己,乃逐蹑微磴下,猿引贯丛石,抵溪之受瀑处,欲细观其曲折。至则寒思扑面,俄顷侵肌骨。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余气作烟雨数十丈,盘舞喷薄,天日为噎。崖下苔矾层错,奔涛疾激,稍失足,且逐浪去。予数呼客返,辄不应。客复把余往,顾盼崖石,若有所指画。予见其髯额张动,亦终不闻其语,乃大笑。

既退,语客:“予于霁知其不为雷,于暑知其不为雪。万一过此,而适当冥晦与夫阴凝栗烈之候,雷与雪亦乌可辨哉?夫雷以气震,非著鼓钟兄吾之有质可名;而雨之结为雪,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予言果谬哉?”客笑不复应。
  是山之奇以泉,泉以瀑。当隆、万时,守相有爱而振之者,更为亭台花石之属点染之,观益壮。杖履冠盖,晨夕交道路。至于今而残坏极矣,向所玩者,委诸宿莽,而不可问矣,仅盘石间一古柳亦且斩艾不留余蘖,山之兴废则有时哉。虽然,观可改,瀑不可改。亭台花石之属,近数岁,远数十岁,而瀑之寿干秋也。夫果千秋也,则数岁数十岁之兴废,直未足以喧寂之矣。
  是日,境甚幽,观甚晰。所谓客,赵子淳生、玉衡,凡三人。
(选自明代徐芳《悬榻编》,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之言矣谬:错误
B.时予不自已酣:畅快
C.余气烟雨数十丈作:兴起
D.向所玩者,诸宿莽委:丢弃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描述麻姑瀑布“声如雷”和“形似雪”的一组是( )
A.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至则寒风扑面,俄顷侵肌骨
B.予见鬂其颊张动,亦终不闻其语有物摇扬天孙,下至崖壁,皓然一色
C.其声则瀑之坠石而春于崖壑之间也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
D.崖下石矶层错,奔涛疾激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后项是 ( )
A.这篇游记比喻生动,绘声绘色,将麻姑瀑布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文章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B.作者在麻姑欣赏到瀑布美景,很是喜欢,想走到近处仔细观赏,途中还看到猿猴在山石间攀援穿行
C.观瀑归来,作者向客人指出,瀑布声如雷,形似雪的说法有些道理。如果赶上天气晦暗,阴冷结冰寒风刺骨的日子,这种感觉会更强烈。
D.麻姑瀑布闻名于世,一时游人络绎不绝。而今亭台残坏,游客稀少,而泉瀑不因人事而废替,依然气势恢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0-06-01 08:57: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小题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之 音:________义:____________
②李生之曰 音:________义:____________
③不应而   音:________义:____________
④迨年事蹉跎 音:________义:____________
【小题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小题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小题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同类题3

阅读《陈情表》的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蒙国恩(_____________) (2)则刘病日(____________)
(3)不名节(___________) (4)刘侥幸(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少伪朝”中“仕”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孤舟 (《归去来兮辞》)B.历郎署(本文)
C.则刘病笃(本文)D.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小题4】下列四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进退,实为狼狈    /   古学者必有师
B.州司临门,急星火    /   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C.舟遥遥轻飏   /  谨拜表
D.时矫首遐观   /  风飘飘吹衣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6】根据第②段文字,赏析作者“陈情”的语言艺术。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游晋祠记

刘大櫆

①太原之西南八里许,有周叔虞祠。祠西为悬瓮山,山之东麓有圣母庙。其南又有台骀祠,子产所谓汾神也。有泉自圣母神座之下东出,分左右二道。居人就泉凿二井,井上为亭,槛以覆之。今左井已淹,泉伏流地中,自井又东,沮洳隐见,可十余步乃出流为溪。浸水洄洑绕祠南,初甚微,既远乃益大,溉田殆千顷。水碧色,清冷见底,其下小石罗布,视之如碧玉,游鱼依石罅往来甚适。水上有石桥,好事者夹溪流曲折为室如舟。大石乔木交荫,老柏数十株,大皆十围,其中厕以亭台佛屋,彩色相辉映,月出照水尤可爱。溪中石大者如马,如羊,如棋局可坐。予与二三子攝衣而登,有童子数人咏而至,不知其姓名,与并坐久之。

②山之半有寺,凿土为室,缭曲宏丽,累石级而上,望之墟烟远树映带田塍如画,《山海经》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周成王封弱弟于唐地,在晋水之阳,后遂名国为晋。既入赵氏,称晋阳。昔智伯决此水以灌赵城,而宋太祖复因其故智以平北汉。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唐高祖盖以唐公兴,尝祷于晋祠。既定天下,太宗亲为铭而书之,立石以祟叔虞之德。今其石在祠东,又其东为宋太平兴国之碑。

③是来也,余兄奉之官徐沟,余偶至其署,因得纵观焉。念余之去太平兴国远矣,去唐之贞观益远矣,溯而上之,以及智伯及叔虞,又上之,至于台骀金天氏之裔,茫然不知在何代。太原之去吾乡三千余里,久立祠下,又茫然不知身之在何境。山川常在,而昔之人皆已泯灭其无存。浮生之飘转无定,而余之幸游于此,无异鸟迹之在太空。然则士之生于斯世,虽能立振俗之殊勋,赫然惊人,与今日之游一视焉可也,其孰能判忧喜于其间哉!于是为之记。

(注)①刘大櫆:清代,桐城派创始人之一;早年以布衣游京师,晚年归故里,一生很不得志。②沮洳(jù rù):潮湿。 ③厕:置。④一视:等量齐观。

【小题1】第①段从哪些方面介绍晋祠的?
【小题2】对第②段画线句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灌赵城,宋太祖平北汉都是晋水的大功绩。
B.智伯决此水以灌赵城,是晋水为害太大。
C.智伯灌赵城,宋太祖平北汉都是晋水的大罪孽。
D.宋太祖复因其故智平北汉,是晋水为利太大。
【小题3】文章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②段应画在前部分还是画在后部分,请简要分析。
【小题4】分条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