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盛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日:“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謇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戒止
B.平生苦志励行苦:劳苦
C.所以贻则于后人者则:家规
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绳:继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所渭之楚而北行也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①乃才可为而不为②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①吾尝以汝为千里驹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最小的儿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都是因为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小题4】下列对原文中加粗划线语句断句正确的是  (   )
A.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
B.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
C.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
D.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
【小题5】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3分)
译文: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4分)
译文:
(3)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3分)
译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1-14 01:57: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浣花溪记

明钟 惺

①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块、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矸、如绿沈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②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①。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②云通灌县,或所云“江③从灌口来”是也。

③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牓。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④,碑皆不堪读。

④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⑤险奥,各不相袭。严公⑥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于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⑦。

⑤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注释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②舁夫抬轿子的人。③江指锦江。锦江是岷江的支流。岷江从灌县东南流经成都附近,纳锦江。故上文说“通灌县”。④别驾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署,代理官职。⑤东屯夔州(今四川奉节)东瀼溪。⑥严公指严武。⑦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死后尊为司城贞子。
【小题1】上文中提到的“少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颇有次第(______________)   (2)不必求(______________)
(3)犹能择(______________)   (4)暮趣归(______________)
【小题3】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1)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
(2)溪周之,非桥不通。
【小题4】下面“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B.覆以水槛C.附以本传D.胸中暇整可以应世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比喻描写,移步换景,给人目不暇接之感。
B.文章景物描写善抓形态,历历如画,写景抒情融洽自然。
C.文章第②和第③段为浣花溪记游的主体,文字清幽之妙,结构详略得当。
D.文章结尾,作者嘲讽了那些假冒斯文的达官贵人附庸文雅、热衷应酬的丑态。
【小题6】有不少评论者认为第④段与游记文体有点“不伦不类”,对此你如何看?请简述理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3届福建泉州高三毕业质检)
游君山记  袁中道
万历辛亥暮春,汉阳王子以吊中郎①至。予感其意,送至岳阳,同游君山。以风逆,泊舟南津港。
质明,东风细细,波平如掌。初日甫出,与王子方舟进发。顷之,抵山足,见乔木蓊郁,亏蔽天日,黯黯含雪霰气。两掖之山,如垂长袖。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上巢白鹤数百,远视之如玉兰花。正殿亦壮伟,后为藏经楼。西去,穿乔木中,新篁绿色照人,盖远视此山,直似长眉一抹,入其中,求所谓十二螺③者,亦不得,都为老树寿藤所遮,仿佛见污隆耳④。然曲径中竹翠茶香,杂花芬馥,极迂回,有幽致,宛似江南佳丽名园。过轩辕台,此处可览湖中之胜,惜以文昌阁封之。复行竹石中,登酒香亭。
还至寺左掖髻上,得朗吟亭。望长沙、湘潭,去帆如阵。共坐其上看水,大约天水一色光景,乃此山寻常受用,然亦不能于此外觅一奇语,能模写其澄鲜也。步至湘妃庙,穿林中,忽得旷野平田,极有野趣。入庙中,了无一人。
晚复至山口,觅石踞坐,看水上云变。予谓王子曰:“天下惟夏云最奇,而湖上之夏云尤奇。盖八百里之水气,上蒸空界,淋淋漓漓,生生动动,极百物之态,穷雕镂之巧。昔米老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吾又安得一椽竹中,听水观云,以娱余生耶?”是夜,王子大有卜筑之意。水气清泠,不成寐。
晨起,猛风乍作,趣别山灵,一帆走岳阳楼下。  (节选自《珂雪斋集》)
【注】①王子:指王章甫。中郎:袁中道之兄袁宏道。②鸭脚:银杏。③螺:指像螺髻一样的山峰。④污隆:高低不平。⑤米老:米芾。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日甫出甫:才B.极有野趣极:非常
C.穷雕镂之巧穷:穷尽D.趣别山灵趣:趣味
【小题2】下列全部属于作者与王章甫同登君山所见之景的一组是(3分)
①东风细细,波平如掌   ②乔木蓊郁,亏蔽天日
③新篁绿色照人 ④长沙、湘潭,去帆如阵
⑤旷野平田,极有野趣   ⑥湖上之夏云尤奇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说明了作者游览君山的缘由:因感激王章甫的情谊,所以陪他游览。
B.因为树藤遮蔽、道路崎岖,作者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路,只好登上酒香亭远眺。
C.按照作者的游踪,文章依次主要记叙了“看山”“看水”“看水上云变”之景。
D.作者和王章甫一起游览君山,观山览水之后,两人都产生了栖身君山的想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2分)
(2)昔米老⑤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4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潜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惮远役 惮:害怕
B.策扶老以流憩 扶老:手杖
C.景翳翳以将入 景:影子
D.将有事于西畴 畴:田地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自称时用“余”“我”,古人自称时还会用“仆”“某”“愚”“孤”“吾子”等。
B.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古人用“孟”“仲”“季”分别表示四季中各季的三个月份。
C.三径,文中指院中小路。汉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辟三径,后常以此代指隐士居所。
D.帝乡,文中指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后人也用以代指皇帝的故乡或京城。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直言自己曾经因家庭贫困被人劝后对出仕心有所动的事实,足见其天性坦诚。
B.作者虽深感做官可以解决饥寒的问题,但还是不愿违背本心而最终毅然选择辞官。
C.引觞自酌、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展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情和孤介傲岸的性格。
D.作者寄情山水,长啸吟诗,逍遥自在,表明他内心的忧愁、无奈之情已经消失殆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