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小题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2分)
【小题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5-20 02:10: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B.①履巉岩,披蒙茸 ②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C.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①攀栖鹘之危巢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小题2】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本是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艺”之一。汉代成为一种文体。“赋”分“大赋”、“小赋”、“文赋”、“骈赋”、“律赋”,苏轼的《赤壁赋》是文赋的代表。
B.望:月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的十五日。晦指农历每月初一,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朔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C.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泛指水神。
D.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前后赤壁赋》。这里的“神宗”是庙号,“元丰”是年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韩愈
①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②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③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④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⑤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⑥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游:游玩,游览
B.例出为刺史 例:按惯例
C.自肆于山水间     肆:放任,纵情
D.当诣播州 诣:到,往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墓志铭: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B.皇考:古时在位皇帝对先皇的尊称,后引申为对先祖的尊称,在文章中指先父。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D.京师:指帝王的都城,在文章中指东京汴梁。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2)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柳子厚“为政”与“为人”两个方面的特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旧指侍从左右、供差遣的人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
D.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小题2】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 ②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晋,何厌之有 ④以其无礼于晋 ⑤是寡人之过也  ⑥许君焦、瑕 
A.①/ ②⑥/③ ④/ ⑤B.① ⑤/ ② ④/ ③/ ⑥
C.① ⑥/ ③ ④/ ②/ ⑤D.① ⑥/ ② ④/ ③/ 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他在郑国官微人轻,在秦晋大兵压境、郑伯自责道歉的情况下,慨然答应出使,表现出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
B.烛之武勇敢无畏,从容对敌。他不顾年迈之躯,夜缒出城。从容去见秦伯,坦言郑国将亡,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创造说服秦伯的契机。
C.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利害。他先说亡郑对秦无益有害,再说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最后说晋屡背秦德,不可共事,使秦伯不得不听。
D.烛之武机智善辩,成功使敌退兵。他援古例今,使秦穆公爽快地跟郑国订立了盟约,并留下驻兵帮郑国防守,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保全了郑国。
【小题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同类题4

   桐叶封弟辩

柳宗元

古之传者有音: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曰:“以封汝。”周公入家。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耶?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耶?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焉而已,必从而成之耶?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况号为君臣者耶?

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

(简注)
①辩:文体名,一般是通篇驳论,驳斥敌对的观点看法。②唐:西周国名。③寺:寺人,宦官。④缺缺者:耍小聪明的人。
(阅读指要)
本文对古书所记载的“桐叶封弟”一事质疑,批驳“天子无戏言”的妄见谬说,指出帝王言行要看其实际效果,不能将其神圣化。文章论证周密,辩驳犀利,言简意赅,别具一格。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曰(______)   (2)不可焉而已(______)
(3)是周公教王遂也(______)   (4)尚不能以此自(______)
【小题2】第四段中“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一句共有四个分句,请依次写出前三个分句。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补出的省略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周公)乃封小弱弟于唐。B.(王之弟)不当封耶?
C.若(周公)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D.(成王)封唐叔,史佚成之。
【小题4】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文中的语句答题)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
(2)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
答谢民师书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①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注]①左右:称呼对方的客气语,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奉违,亟辱问讯奉违:离别;奉,敬辞。
B.具起居佳胜,感慰深矣审:明白
C.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交往
D.而乃以赋之鄙:浅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赐临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B.可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卒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盘盘,囷囷焉
D.论文偶及之耳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信的开头,虽然作者说不愿随便交友,但一见谢民师后,却欣喜之情出乎意料之外,由此可见苏轼对谢民师是非常看重的。
B.在书信的第二段,集中反映了苏轼的散文美学观。作者认为只有活泼流动才是自然美,同时还强调丰富多彩,反对单一贫乏。
C.苏轼对扬雄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持认可的态度,认为经典,但他对于扬雄把贾谊列于司马相如之下表示不满。
D.文章引用欧阳修的话,来说明文章如精金美玉,自有客观的定价,并不因个人好恶议论而改变它的价值。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小题5】把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4分)   
(2)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