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4分)
吕不韦纳秦太子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卯城。故往说之口:“子傒 ¹ 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约,自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²。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乃留止。间曰:“陛下尝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释:⒈ 子傒,秦太子,异人之异母兄也。
⒉ 朝生,指木槿花,朝开暮落,其命不寿。
【小题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日约,自为粪土违背,违反B.王后请而立之真挚地,诚恳地
C.陛下尝车于赵矣停止,停留D.王以为然,其计以……为奇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子使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B.赵未遣负青天而莫夭阏者
C.不韦使楚服见某所,母立于兹
D.大王无一介之使存之安能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吕不韦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又是一个渴求功名的政治投机者,目光长远,善于游说谋划,结交、辅佐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B.阳泉君作为王后的弟弟,富贵显赫,但在秦国当时的朝局下,也面临着潜在的巨大祸患。
C.赵国本来是不放人质的,但吕不韦游说赵国,说秦国如果要是和赵国撕破脸,光靠一个人质是没用的,还不如现在送人质回国,可以趁机捞取一笔丰厚的赎金,还能有恩于人质。
D.秦公子异人穿着楚人的服装去见王后,博得了本是楚人的王后的欢心,被王后当作儿子来对待,并被重新改名叫“楚”。
【小题4】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2分)

(2)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2 03:10: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庐之西南为亭(__________) (2)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__________)
(3)西山之白云(__________)    (4)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小题3】选出下列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
A.览观江流之胜/穷耳目之胜自适也哉
B.波流浸灌,海相若/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
C.昼舟楫出没于其前/此人之变也
D.夫风无雌雄之异,人有遇不遇之变/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小题4】简要评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小题1】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
A.(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
C.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昌绿池"的句子
D.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小题2】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A.控蛮荆而引瓯越
B.天柱高而北辰远
C.爽籁发而清风生
D.蟹六跪而二螯
【小题3】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C.“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小题4】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小题5】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小题6】翻译文句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 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孙膑以刑徒见阴:暗中B.田忌一不胜而胜 再:第二次
C.齐将田忌善而待之 客:客气D.明日为五万灶明日:明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①今以君下驷与彼上驷②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B.①赵急,请救齐②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归 ②门虽设常关
D.①齐乘胜尽破其军②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
B.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
C.“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是在孙膑充分掌握敌我情况并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5分)
(2)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5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示诸儿

明顾若璞

予自万历丙午汝父,遂涉历家事,廿有六年。中间辛苦备尝,风波遍历。予惟是兢兢业业,蚤作夜思,罔敢失坠。以无误祖宗立法,以无贻父母忧者,岂好为是劳哉!亦缘汝父生十月而祖母见背,至我归时,贫与病合,处世艰阻,事非一端,且弥留之际,止嘱终事惟俭,善教汝辈。以继书香,善事祖父,以续已事亲不终之罪。

我固一遵先志,较前十三年中,更翼冀小心。如临深履冰,常恐折足履先人之业。至于祖父逝后,多少风波,寡妇孤儿,所不能对人言者,未易一一数也。于于壬子生灿儿,于寅甲生炜儿。两儿止见其生于仕宦之家,长而居处晏如,衣食粗給,几不知有困苦事。岂知而母之拮据卒瘏”,以仅免漂摇之患者,二十六年如一日也。

今幸儿辈俱长成,婚嫁已毕,重任有托,我责稍轻,故以分为合,汝二子,使各庀其家事。夫吾岂不欲劳我逸汝,俟绳祖武哉?良亦有所见而然也。九世同居,时旌其义,二难孝养,并以德称,第情不隔而事或暌,丰俭之异尚,多寡之各适,好恶之不相符也。人情异同,其数多端,岂能一一如我之所愿?况人情习久则慢易生,慢易生则嫌隙起,是故离思合,合则思离,离中之合,合中之离,不可不致审也。

喜两媳贤哲,能俭约守祖制,及我年力未迈,一一清分,始知家道之艰难如此,世务艰难如此。各自成立,以渐进于礼义,庶几内顾之忧,亦鲜永终之敝,岂必合为是哉!

若夫一丝一粒,皆自我数十年勤劬困苦中留之,则所以谨守而光大之者,更于二子有厚望矣。

(选自顾若璞——《卧月轩合集》)

(注)①瘏(tù):指疲劳致病。②庀(pǐ):治理。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自万历丙午汝父  归:女子出嫁。
B.亦缘汝父生十月而祖母见背    见背:背弃我,这是对死的委婉说法。
C.汝二子   析:分开。
D.则所以谨守而光大之者 所以:用来……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A.续己事亲不终之罪 仆口语遇遗此祸
B.常恐折足覆先人之业 因人之力献之
C.是故离思合 金就砺
D.世务艰难如此    苟以天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掌管家族事务二十六年,虽然备尝艰辛,遍历风波,但仍然在家里兢兢业业,日夜操劳,是因为作者乐在其中。
B.“离中之合,合中之离”这一思想打破了中国人对大家庭的执着守护。一个古代女子能明白这样的道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开明的智慧女性。
C.作者担心自己一味操劳,两个儿子却不知道家里的艰难困苦,让他们分家,是为了让他们了解持家、处世的不易。
D.本文语言朴素,但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作者在信中叙述自己持家的经历,饱含了对两个儿子的殷切期望。
【小题4】把文中面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吾岂不欲劳我逸汝,俟绳祖武哉?
(2)各自成立,以渐进于礼义,庶无内顾之忧,亦鲜永终之敝,岂必合为是起!
【小题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顾若璞早寡侍舅孝训子严暮年立义田年九十无疾终节行文章为吾乡闺秀之冠

(选自沈善宝《名媛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