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良辰、美景、贤人、雅事等方面描写兰亭聚会的盛况,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B.第二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
C.文章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表达上多直抒胸臆,极易引起读者共鸣。
D.文句骈散结合而以散句为主,顿挫有致,音韵和谐,富于感染力。
【小题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⑤死生亦大矣 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⑤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④⑥
【小题3】翻译句子。
①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06 10:2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养兰说

明陶望龄

①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②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③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炫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小题1】史载:明万历历时48年(公元1573-1620年)。2014年也是农历甲午,请问:“万历甲午”为公元__________年。
【小题2】第②段“且告以闻”中的“闻”具体指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小题3】分析文中之“客”讲述“捕龟者”一段文字的作用。
【小题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还是认为兰花难养,却不料它轻易改变了。
B.我还是担心兰花难养,因此不想很快改变它。
C.我原本认为兰花难养,因此不想轻易改变它。
D.我原本担心兰花难养,却不料它很快改变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祭文
陶渊明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注①律中无射:指夏历九月。②绤:葛布精者称,粗者称绤。③愒日:珍惜时光。④捽兀:意气傲然。⑤窅窅:隐晦,深远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嘉蔬,荐以清酌 羞:进献。
B.逢运之贫,箪瓢屡 罄:器皿。
C.寿涉百龄,身慕肥遁 肥遁:隐居。
D.不封不,日月遂过 树:植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征 ②乃设九宾礼
B.①羞嘉蔬,荐以清酌 ②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C.①惟此百年,夫人爱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
D.①存世珍,殁亦见思 ②身死人手,天下笑
【小题3】下面的句子全都能够直接表现陶渊明人生态度的一组为( )
①翳翳柴门,事我宵晨 ②乐天委分 ③惧彼无成,愒日惜时
④宠非己荣,涅岂吾缁 ⑤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⑥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去世之前就先写好祭奠自己的文章,这本身就说明作者是一个达观之人。
B.作者在文章中想象了自己死后亲友前来祭奠埋葬自己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文章。
C.从作者的自述来看,作者淡泊名利,追求个人心灵自由,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
D.创作,就是创新之作,本文新在由本人为自己写祭奠文章,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2)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归去来兮辞并序》“载欣载奔”“或植杖而耘籽”)
(3)匪贵前誉,孰重后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心术

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

(选自《古文观止》)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B.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C.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D.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燃火叫“燧”,夜间放烟叫“烽”。 在这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
B.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
C.袒裼(tǎn xī):脱去上衣露出身体。
D.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蕴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认为“凡兵上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才能百战不殆;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B.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C.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设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蜥蜴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
D.文章以“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为全篇纲领,先后提出多条用兵意见。全文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文笔洗练,又多用排比与对偶,增强了气势;而战例和设喻的插入,又增强了形象感和说服力。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2)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同类题4

阅读课文1、2段,完成下面题目。

六王(① ),四海(② ),蜀山(③  ),阿房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⑤  )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⑥   )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⑦   )回,檐牙(⑧ )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⑨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⑩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1)复道行空,不(⑪    )何(⑫    )?高低冥迷(⑬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⑭ )不(⑮ )。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⑯ )来于秦。朝歌夜(⑰   ),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2)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⑱    )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⑲ ),韩魏之经营(⑳   ),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㉑    )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3)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小题2】对第2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先用几句交代了宫女的,寄托了作者的兴亡之感。
B.作者用排比、夸张、拟人等手法,间接写美女之多,宫女命运之惨,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
C.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多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
D.宫女们听到宫车由远及近,而又渐渐离去,作者用极为简练的文字描绘出她们对皇上的盼望由兴奋的顶峰跌至失望的谷底的心理过程。
【小题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