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2分)
梁①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②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楚令闻之,大说,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④然愧,以意自闵也。告使曰:“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刘向《新序•杂事四》)   
①梁:即战国时的魏国。②劬(qú):勤劳。③窳(yǔ):懒惰 ④惄(nì):忧思。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因夜往窃梁亭之瓜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瓜行:巡视
C.此梁之阴也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守信用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楚令因梁瓜之美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B.梁亭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见渔人大惊
C.具以闻楚王击沛公于坐
D.楚王闻,惄然愧臣壮也,犹不如人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 )(3分)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 ③ ⑤B.② ④ ⑥C.① ⑤ ⑥ D.② ③ ④
【小题4】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2)楚令闻之,大说,因具以闻楚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2-04 09:25: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相,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B.举匏樽以相 属:连接
C.酾酒江,横槊赋诗  临:面对D.而莫消长也 卒:到底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月出东山之上 赤壁之下
B.惟江上清风 哀吾生须臾
C.扣舷歌之 顺流东也
D.相与枕藉舟中 飘飘如遗世独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B.歌窈窕之章C.白露横江D.杯盘狼籍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壬戌:古代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按一定规则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古人将满天星宿划为四大星野,春秋时又将四象细分成了二十八宿。
C.孟德:是曹操的名,古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名”是出生时取的,供长辈或自己来称呼的,“字”是供朋友称呼的。
D.子: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是春秋战国时期,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而行,毫无阻碍简直就是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B.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C.苏轼听到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他感到忧愁凄怆,于是整理好衣襟胆战心惊地坐着,这里借主人之问,自然引出悲之所在。
D.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摆脱了赋在句式、声律等方面的束缚,相对自由。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简子驱车逐之。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仕,策蹇驴,囊图书,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输诚哉!”

先生曰:“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狼请曰:“事急矣,惟先生速图!”乃跼蹐四足,引绳束缚之,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内狼于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匍匐进,跽而言曰:“行道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君能除之,固当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回车就道。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缚,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引蔽驴后,曰:“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相持既久,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须眉皓。先生舍狼而前,拜跪啼泣曰:“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因述始末,顿首杖下。丈人闻之,杖叩狼曰:“夫人有恩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狼曰:“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是安可不咥?”丈人曰:“是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先生复缚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解衣以活友(注)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取材于马中锡《中山狼传》)

(注)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困于途中,值雨雪粮少;伯桃遂绝食,且解己衣与羊角哀,入树洞中冻饿而死。羊角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后启树发伯桃尸葬之。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仕   干:求取
B.行失道,望尘惊悸 夙:清晨
C.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止步
D.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也 与:赞同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引绳束缚之  夫人有恩背之
B.引避道左以待赵人过  行道人何罪哉
C.先生匍匐进  丈人闻之,杖叩狼曰
D.简子默,回车就道    须眉皓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有只狼在路上,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B.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的恩德,是使死人复活、让白骨长肉啊
C.我鞠躬不敢息    我(一直)鞠躬求饶不敢停止
D.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 从对方来考虑是好事;可是置自己于死地,又该怎么办呢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
(2)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
【小题5】在下面每个角色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其在文中的表现。
① 中山狼  ② 东郭先生  ③ 丈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行,漫漫而游。日与其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节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与其上高山(弟子)
B.到则草而坐(拨开)
C.萦青缭白,外与天(交会)
D.引满酌,颓然就醉(酒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 郯子
B.则施施行 倚歌和之
C.高下之势 可怪也与
D.游是乎始 善假物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全文,语约义丰。
B.作者游山的真正目的在于忘忧,西山之游真正之喜在于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两相融合。
C.文章以西山之美好反衬了现实的黑暗,借西山之游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憾和对现实丑恶的批判及无奈之情。
D.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含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题目。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已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使歌以祀公。
(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今所传,不可也诬:捏造
B.自东汉已来,道丧文弊:凋敝
C.独韩文公布衣起:出身
D.民欢之趋:奔向
【小题2】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是皆有口参天地之化
②信口孔子之言
③因作诗以遗口
A.①以②然③之B.①而②乎③其
C.①以②乎③之D.①而②然③其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B.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C.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D.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中作者对韩愈在文学、儒学、政治以及军事等方面的成就与才能作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颂赞。
B.作者认为韩愈专一诚挚的心意能取信于潮州的百姓,却不能使自己的朝廷立足。
C.韩文公庙是在朝散郎王君涤在潮州做知州期间重建的。
D.作者应潮人之请作诗以祭韩文公。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4分)
②愿新公庙者,听。(3分)
(2)韩愈被贬潮州,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请结合文本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