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B.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篇章
C.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流光溯:逆流而上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箫声余音悠长婉转
【小题2】下列各句,句式与“客有吹洞箫者”相同的一项是﹙﹚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小题3】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D.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3-29 03:0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而耻学于师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吾从而师之
【小题2】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夫晋,何厌之有?
D.学于余
【小题3】在“从师”问题上,属于作者批评的对象的一项是( )。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士大夫之族 ③圣人 ④君子 ⑤郯子之徒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小题4】翻译句子。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秦攻取之外 作《师说》贻之
B.诸侯之亡与战败而亡者    而不知其
C.以有尺寸地 不知日
D.秦兵又至矣 吾尝终日思矣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实百倍
B.思厥先祖父
C.如弃草芥
D.然后得一夕安寝
【小题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全对的一项是(    )
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A.①诸侯送秦国的土地越频繁,秦国侵犯诸侯就越厉害。
②以至于发展到灭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就应该这样。
B.①诸侯送秦国的土地越频繁,秦国侵犯诸侯就越厉害。
②以至于发展到灭亡的结局,事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C.①诸侯送秦国的土地越频繁,国力消耗就越厉害。
②以至于发展到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D.①诸侯送秦国的土地越频繁,国力消耗就越厉害。
②以至于发展到灭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就应该这样。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贿赂秦国土地,小则送邑镇,大则送城市,足见秦国受赂得地之轻易,同时也暗示秦国贪婪无度。
B.各诸侯曾经开辟疆土万分艰难,而如今为求苟安而大举割地,向秦国求和;秦国却步步紧逼,欲亡之而后快。
C.作者引用古人的话,通过“抱薪救火”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诸侯以地事秦必然走向灭亡的严重后果。
D.这一段文字概括了韩、魏、楚覆灭的历史进程,运用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方法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的观点。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小题1】“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种常见文体,名篇不少。从内容上看:可以记人,记事,记游,记物等,故又称为“杂记”。除了本文,其实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著名的“记”,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_________》、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_________》等。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以为美,正则无景 (___________)  
(2)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 (___________) 
(3)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 (___________) 
(4)而江浙之梅皆病 (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B.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C.非有能硕茂之也D.毕礼而
【小题4】卖梅的人是怎样使正常的梅成为病梅的?(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小题5】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南泾道院记

赵孟頫

①浙右之地,水居十七,其势汪洋沮洳,往往而是,水行之道,可以通舟楫,土人谓之为泾。嘉兴城西南五十里而远曰“秀泾”,有张氏者居其地。德祐之末毁于兵火,张君全真乃改筑于秀泾之南,所谓南泾者也。既而其妻死,不复娶,辟以为道院。

②脱儒冠,著道士服,翛然独处,以颐性养神为事。凡田畴所入,悉以供土木工估。中为殿堂,祠玄武神。其背为延真之阁、讲道之堂;其左右为栖士之舍;其阳为迎仙之桥、放生之池。因池为堤,列树松、柏、梅、竹。又南数十百步有大朴,数百年物,作庵其下曰朴庵。陂塘环萦,林木蔽翳,境物洁盛,清人心目,故游方之士乐其处而多至焉。盖经始于至元丙戌,历十有余年而后成,亦勤矣哉!

③人之生也,自非圣贤,莫不有所役,或役于名,或役于利,大有所求则大役,小有所求则小役,总总如也。割去世累,优游恬淡以求自适,虽末为无所求。其视汲汲于名若利,匍匐颠仆于污秽之途,规毛发衣食以妪煦妻子,相去岂不远哉

④初,松江修竹胡氏事玄武甚严①,其家火而神像俨然独存。张君迎归,构殿以祠之。上梁之日雨,几不克建,张君祷焉。俄有白鹤廿八从东北来,翱翔其上,良久西南去,雨随已,而大雨于西南三里之外。何其异也!上强山僧靖达从吾游,道张君之为人,且道其意,乞文记其始末,故采其言以为记。

注:①玄武:道教中的神兽

【小题1】概括第①段的内容。
【小题2】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
【小题3】概述第②段中“亦勤矣哉”中“勤”的表现
【小题4】对第④段中“异”指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胡氏家族遭受火灾而只有神像庄严独存这一奇事。
B.指张君建造宫殿祭祀神像但多日下雨不停这一现象。
C.指张君祈祷许久让大雨落在西南三里之外这一举措。
D.指张君祈祷的虔诚之心引来白鹤为其止雨这件事情。
【小题5】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相去岂不远哉”的内涵。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外与天际:边界B.到则草而坐披:披露
C.蹙累积攒:聚集D.觞满酌引:引进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悠悠与颢气俱相与枕藉舟中
B.徘徊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C.凌万顷茫然句读不知
D.施施行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小题3】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顺流而
A.吾从而B.望武昌
C.方其破荆州,江陵D.学而大遗
【小题4】下列句子所属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何为其然也?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2分)
②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