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 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
【小题2】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请写出竹林七贤中其他任意两人的名字。
【小题3】下列哪一个成语故事不是出自《庄子》?( )
A.南柯一梦 B.朝三暮四 C.庖丁解牛 D.望洋兴叹
【小题4】为何向秀、郭象的两种《庄子》注本内容基本一致?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1-20 06:0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重修盘门双忠祠记

余观建炎之事,宋之不亡者幸耳。方金兵破扬州,于时,高宗驻平江,去敌尚远,平江固可守也。蹙蹙焉去之临安,而越,而明,不暇一夕息。已而敌破健康,道广德,趋临安,由越入明,纵掠海上而归。使其时平江诸将帅,以劲旅遏其冲,俾只轮不反无难者。奈何兵不战而溃,城不攻而下,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

相传金兵从盘门入,有二士者拒敌于门外,一死于阵,一死于水,而盘门破矣。呜呼!彼守城者,或则侍郎,或则宣抚使,非不显且要也;委而去之,若弃涕唾。而独遗二士者以殉国之烈,此不可为发愤而深痛者哉!

然自二士之死,里人神而祀之,迄今六百余年,而灵爽益著。二士俱汴人,从高宗南渡守平江,其一刘姓鼐名,盖死于阵者也;其一张姓鳌名,盖死于水者也。祠有明永乐中俞祯碑,以鼐为顺国明王,职天坛传奏司;以鰲为顺济龙王,职盘溪守御司。其封爵莫知何昉,要其来也则远矣。近者祠久不修,里人聚金千两,新其宇。既成,属予记。祠在盘门外灵岩乡,俗名双土地祠,余更之曰双忠。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遂书而记之。

(注)①盘门:江苏吴县城南门。②建炎:宋高宗年号。建炎三年,金军连陷南京、临安,帝航海走。③平江:江苏吴县。④越:今浙江绍兴。⑤明:今浙江宁波。⑥俾:使;只轮不反:反,同返。⑦灵爽:指神灵精气。⑧永乐:明成祖年号。⑨昉:曙光初见,引申为开始。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广德(__________) ⑵以劲旅遏其(__________)
⑶非不显且也(__________)   ⑷既成,予记(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蹙蹙去之临安  盘盘,囷囷焉《阿房宫赋》
B.纵掠海上归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劝学》
C.而独遗二士者殉国之烈  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此不可发愤而深痛者哉  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
⑵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
【小题4】作者为之“发愤而深痛”,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综观全文,本文所“记”的主要内容有: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_。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选自《庄子 大宗师》)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B.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C.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D.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小题2】对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阴阳之气有沴:不和
B.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浸假:假借
C.我以老佚:通“逸”
D.成然寐,蘧然?觉:醒来
【小题3】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间相互看了一眼,成了莫逆之交,他们同生死共命运。
B.当今世上很多人大铸金属容器,有一天一块金属向上跳起来说:我将一定要炼造成为镆铘宝剑
C.子来将死,子犁很担忧,很想知道子来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会变成什么。
D.子来认为,阴阳二气使他接近死亡而如果他不听从,那么就是自己太过于蛮横,阴阳二气并没有什么过错。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
(2)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同类题5

   环翠亭记

明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瀜于北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环翠”题其额。

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非惟亭且毁,而万竹亦剪伐无余。过者为之弹指咏慨。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子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贯而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三年而成林。

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大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且唶曰:“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占幽胜而挹爽垲①,非不美也。兵兴以来,有一偾②而不复者矣;有困心衡虑仅脱于震凌者矣;有爬梳③不暇迁徙无宁居者矣。是亭虽微,可以卜许氏之有后。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盖未有涯也。”

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

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已十有余年矣。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

仲孚名仲丽,嗜学而好修,士大夫龛然称之。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六,有删节)

(注释)①爽垲:高爽干燥的地方。 ②偾:毁坏 ③爬梳:梳理、整治。
【小题1】不属于“乐为天下道之”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
B.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
C.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
D.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首先记述了许氏一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其重点放在对环翠亭外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上。
B.对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突出了竹林的绿色主调,把雨后早晨的阳光与晶莹的水珠所激射出来的光彩描绘得极其生动。.
C.文章记叙了环翠亭的兴与废,以及人们因其轻易被战火所毁的惋惜。其中关涉到战乱及战乱后人们的家园重建。
D.全文围绕着环翠亭展开,环翠亭的兴废是这篇文章立意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先叙后议的手法。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
B.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
C.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
D.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
(2)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