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放翁生于宣和,长于南渡。其 出 仕 也 在 绍 兴 之 末 和 议 久 成 即 金 海 陵 南 侵 溃 归 孝 宗 锐 意 出 师 旋 以 宿 州 之 败 终 归 和 议。其时朝廷之上,无不以画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或疑书生习气,好为大言,借此为作诗也。今阅全集,始知非尽虚矫之气也。其《跋周侍郎奏稿》云:“南渡初,先君归山阴,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言及靖康北狩,无不流涕哀恸。”又《跋傅给事帖》云:“绍兴中,士大夫言及国事,无不痛哭,人人思杀贼。”是放翁年十馀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放翁:___________南渡:___________靖康北狩:_____________燕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10-21 05:5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重修盘门①双忠祠记

余观建炎②之事,宋之不亡者幸耳。方金兵破扬州,于时,高宗驻平江③,去敌尚远,平江固可守也。蹙蹙焉去之临安,而越④,而明⑤,不暇一夕息。已而敌破建康,道广德,趋临安,由越入明,纵掠海上而归。使其时平江诸将帅,以劲旅遏其冲,俾只轮不反⑥无难者。奈何兵不战而溃,城不攻而下,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

相传金兵从盘门入,有二士者拒敌于门外,一死于阵,一死于水,而盘门破矣。呜呼!彼守城者,或则侍郎,或则宣抚使,非不显且要也;委而去之,若弃涕唾。而独遗二士者以殉国之烈,此不可为发愤而深痛者哉!

然自二士之死,里人神而祀之,迄今六百余年,而灵爽⑦益著。二士俱汴人,从高宗南渡守平江,其一刘姓鼐名,盖死于阵者也;其一张姓鳌名,盖死于水者也。祠有明永乐⑧中俞祯碑,以鼐为顺国明王,职天坛传奏司;以鰲为顺济龙王,职盘溪守御司。其封爵莫知何昉⑨,要其来也则远矣。近者祠久不修,里人聚金千两,新其宇。既成,属予记。祠在盘门外灵岩乡,俗名双土地祠,余更之曰双忠。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遂书而记之。

(注)①盘门:江苏吴县城南门。②建炎:宋高宗年号。建炎三年,金军连陷南京、临安,帝航海走。③平江:江苏吴县。④越:今浙江绍兴。⑤明:今浙江宁波。⑥只轮不反:比喻全军覆没。反,同返。⑦灵爽:指神灵精气。⑧永乐:明成祖年号。⑨昉:曙光初见,引申为开始。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广德(______________) ⑵只轮不反(______________)
⑶非不显且也(______________)   ⑷既成,予记(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蹙蹙去之临安 人处一《秋水》
B.纵掠海上归   孔子登东山小鲁《诸子喻山水》
C.然自二士死  壬戌秋,七月既望《前赤壁赋》
D.此不可发愤而深痛者哉 于人可讥《游褒禅山记》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
⑵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
【小题4】作者 “为发愤而深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综观全文,本文所“记”的主要内容有: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