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 500 亿度。据此结合“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压力
B.有利于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
C.有利于改善上海市环境质量
D.有利于上海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小题2】“皖电东送”工程带来的影响是
A.解决上海能源短缺的状况
B.改变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
C.改善安徽的大气环境质量
D.促进安徽的就业及经济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11 06:16: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河南、湖北、陕西省是中线工程的水源地,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小题2】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B.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C.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
D.减轻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小题3】【小题4】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其影响是
A.增大华北地区江河泄洪压力
B.减轻汉江下游泥沙淤积
C.为沿线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D.增加北方的洪涝灾害频次
同类题2
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华北地区,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②人口少
③水资源利用率高 ④水资源总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量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④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
同类题3
贝加尔湖最大深度为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淡水资源储量相当于地球地表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从贝加尔湖西南角铺设一条“北水南调”水管,引水仅需1000多公里到达甘肃兰州。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水南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
C.区域的人口分布不均匀
D.水资源的环境污染问题
【小题2】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是
A.外力侵蚀形成
B.火山喷发形成
C.断层陷落形成
D.地震堰塞形成
同类题4
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据此回答25—26题。
【小题1】【小题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区配较差的区域是 ( )
A.西北区
B.西南区
C.北方区
D.南方区
【小题3】【小题4】影响西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 ( )
A.资源短缺
B.地表崎岖
C.市场狭小
D.交通不便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关键。上游流域存在着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济落后,治污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综合治理任务重;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多,解决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中线工程给该地区提出了高标准的环境要求,同时给该地区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材料二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郑州到焦作段走线发生较大弯曲最可能的自然原因。
(2)依据材料一分析水源地为保障水质安全应做的工作。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