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8-10-31 04:5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戊子中秋记游

(清)袁枚

①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②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蒸彘首也尤。且曰:“兹物难独啖,就办治,顾安得客?”余曰:“姑置具。客来当有不速者。”已而,泾邑翟进士云九至。亡何,真州尤贡父至。又顷之,南郊陈古渔至。日犹未失。眉岑曰:“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乎?”三人者喜,纳屦起,趋趋以数,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

③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虾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窃念墩不过土一抔□,能使公有遗世想,必此是□?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④还园,月大明,羹定酒良,彘首如泥,客皆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席间各分八题,以记属予。嘻!余过来五十三中秋矣,幼时不能记,长大后无可记。今以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

注彘首:猪头。坌:尘埃。
【小题1】第③段空格处,应填入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A.耳  耶B.矣  乎C.也  焉D.者  哉
【小题2】对第②段末划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并不了解眉岑的想法是让客人挨饿来写出好的文章。
B.却不知道眉岑是想要让客人饥饿一下以便有好胃口。
C.并不知道眉岑的想法是客人懂得饿的滋味便不挑食了。
D.却不了解眉岑是想让客人懂得饥饿能使人言辞谦柔。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③段中划线句加以赏析。
【小题4】这篇游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分条写出。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作者将记事、写景、议论、抒情熔于一炉,请作具体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 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霏云敛:消散
B.丰草绿缛而争茂绿缛:碧绿繁茂
C.物过盛而当杀:衰败
D.有动于,必摇其精中:内心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盖夫秋为状也然而不王者,未有也
B.草拂之色变涂有饿莩不知发
C.忧其智之不能守或匪亲
D.常肃杀而为心初淅沥萧飒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
B.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
C.文章对秋状的描绘,是为了反衬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