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10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田父曰“左”绐,倦怠B.项王自不得脱度,估计,揣摩
C.以故汉追之及,动词,赶上D.为诸君溃围,斩将,旗刈,割,砍
【小题2】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然今卒困于此。
A.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技经肯綮之未尝。D.骏马名骓,常骑之。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5-08 04:20: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框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古文观止·蹇叔哭师》)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是之谓乎?”
(《古文观止·郑伯克段十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公访诸蹇叔     诸:兼词相当于“之、干”
B.亟请于武公 亟:急切
C.缮甲兵,具卒乘   具:准备
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语:告诉
【小题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D.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小题3】对下列文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姜氏何厌之有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
B.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武公娶于申
C.庚辰,将殡于曲沃 爱共叔段,欲立之,
D.无乃不可乎   君何患焉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B.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C.公入而赋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D.其是之谓乎    其谁不知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蹇叔实际上已失去进谏的正常渠道,但他仍然不放弃努力——以“哭师”的形式来进谏,直言不讳地指出此次袭晋国的必然结果,准确地指出晋国“必御师于崤”。
B.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手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力,必定惨败。
C.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D.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凝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理解

①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②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小题1】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当此时,彭越数梁地B.必欲烹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C.丁壮苦军旅,老弱转漕D.骑皆曰:“如大王言。”
【小题2】翻译句子
(1)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2)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小题3】在以上两段话中,作者分别刻画出项羽和刘邦怎样的人物形象?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待王昭君谢汉帝疏①    北宋 柳开
①臣妾奉诏出妻单于,众谓臣妾有怨愤之心,是不知臣妾之意也。臣妾今因行,敢谢陛下以言,用明臣妾之心无怨愤也。
②臣妾少奉明选,得列嫔御;虽年华代谢,芳时易失,未尝敢尤怨于天人;纵绝幸于明主,虚老于深宫,臣妾知命之如是也。不期国家以戎虏未庭,干戈尚炽,胡马南牧,圣君北忧,虑烦师征,用竭民力;征前帝之事,兴和亲之策,出臣妾于掖垣②,妻匈奴于沙漠,斯乃国家深思远谋,简劳省费之大计也。臣妾安敢不行矣。况臣妾一妇人,不能违陛下之命也。
③(甲)今所以谢陛下者,以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是大臣之事也。(乙)今用臣妾以和于戎,朝廷息轸顾之忧,疆场无侵之患③,尽系于臣妾也。是大臣之事,一旦之功,移于臣妾之身矣。(丙)臣妾始以幽闭为心,宠幸是望,今反有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戎,静边戍之名,垂于万代,是臣妾何有于怨愤也。(丁)愿陛下宫闱中复有如妾者,臣妾身死之后,用妻于单于,则国安危之事,复何足虑于陛下之心乎!
④陛下以此安危系于臣妾一妇人,臣妾敢无辞以谢陛下也!”
(注)①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和亲。 ②掖垣:指皇宫。  ③轸顾:深切顾念;侵渔:即侵夺。
【小题1】“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我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学过与本文问题相同的课文是《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的句子插入文中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处最恰当。
食陛下之重禄,居陛下之崇位者,曰相,宜为陛下谋之;曰将,宜为陛下伐之。
【小题3】对第②段画线句的写作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交代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背景。
B.突出当时汉胡战事正酣,君王迫不得已派昭君出塞。
C.陈述常年战争耗尽民力,显示出塞和亲的重大意义。
D.描写匈奴南侵势不可挡,表明昭君出塞是为君分忧。
【小题4】(小题4)全文代拟王昭君口吻上疏汉文帝,其写作用意是
【小题5】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讽刺手法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鸿门宴》(节选)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同“纳”,使进入
B.沛公起厕     到,往
C.道芷阳行     小径
D.为大王不取也 私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日事何如 欲诛有功
B.之同命  则一生彘肩
C.樊哙侧其盾撞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D.劳苦功高如此    拔剑切啖之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