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材料2: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图例
区域
植被类型
人口密度(人/km2)
年降水量(mm)


农业植被
200~400
600~620


杂类草
100~200
——


小灌丛、碱蓬
1~50
380~390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区域
人口密度
造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A
(_____)
(____________)
B
(______)
(___________)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B地区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3-30 08:15: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材料一: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三大河,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且与流域的水资源条件极不相称,流域内水资源严重超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下是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陇中位于黄土高原的西部,主要包括甘肃中部皋兰、崎远、榆中、水登等县,无霜期一般150天,年平均降水量300mm。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2500米,多春播作物,陇中沙田,俗称石子田;即把卵石和粗砂铺盖在田地之上,然后播种、耕耘、收获。初闻或乍见者,常常迷惑不解。待到砂石之间长出茁壮的禾苗,秋实又数倍于土田时,便无不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材料三:旱砂田,20年以前为新砂田,20—40年为中砂田,40年以上的老砂田功能会逐渐减弱,老砂田没有更新就会退耕成废地,甚至变成人造戈壁,陇中皋兰县农民积极探索,八年间在皋兰县旱砂地种植红枣,取得成功,和红枣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当地的人们把红枣作为生态树、发财树、文明树,大面积的推广。
(1)根据材料一,为了防止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
(2)根据材料二,结合陇中的自然条件简析陇中旱地鹅卵石和粗砂的作用____。
(3)为以枣树种植为基础的皋兰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基础建议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