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父柔之,齐尚书仓部郎。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
属文。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
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
服阕,与观俱诣
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
雅相钦重。朓尝雪夜造访,见革弊絮单席,
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遗
之。
弱冠举南徐州秀才。
中兴元年,高祖入石头城,时吴兴太守袁昂据郡距义师,乃使革制书与昂,于坐立成,辞义典雅,高祖深赏叹之,
因令与徐勉同掌书记。出为云麾晋安王长史、寻阳太守,以清严为百城所惮。时少王行事多倾意于签帅,革以正直自居,不与签帅等同坐。俄迁左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弹奏豪权,一无所避。
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①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乃
除折冲将军、东中郎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琅邪王骞为山阴令,赃货
狼藉,望风自解。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每至侍宴,言论必
以《诗》、《书》,王因此耽学好文。典签沈炽文以王所制诗呈高祖,高祖谓仆射徐勉曰:“江革果能称职。”寻监吴郡。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革至郡,惟有公给仗身
②二十人,百姓皆惧不能静寇。
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静息,民吏安之。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大同元年卒。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
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注】①臧盾:人名。②仗身:帝王或高官的随身卫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 属文:写文章 |
B.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 雅:平素,向来 |
C.琅邪王骞为山阴令,赃货狼藉 狼藉:纵横散乱 |
D.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徒:只,仅仅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
B.乃脱所著襦遗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C.因令与徐勉同掌书记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D.言论必以《诗》、《书》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小题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
B.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
C.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
D.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是指守丧期满除服,“阕”是终了的意思。母亲去世后,江革服丧完毕,与弟弟江观一同去太学读书。 |
B.“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与现在的大学相比,虽然形式上有许多不同,其实质和培养目标是一样的。 |
C.我国古时候,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后世常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
D.“除”的本义是台阶,通过台阶能够步步登高,古代也用“除”来表示任命官职,如除拜、除授等。 |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革幼年就很聪敏,很早就有才能和情思,受到父亲的赏识,并且勤勉好学,王融、谢朓对他非常敬重。 |
B.江革才思敏捷,文采出众,深受梁高祖萧衍的赏识和器重,被梁高祖安排与徐勉“同掌书记”,共同处理公务。 |
C.江革为官清严,众多官员对他颇为忌惮,他担任左光禄大夫、御史中丞时,秉公执法,弹劾豪门权贵,毫不避讳。 |
D.江革性格刚直,朝宴时常有批评的话,因而被权贵憎恨,加以诬陷,他只好称病返乡。他因为官清廉受到世人敬重。 |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
(2)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静息,民吏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