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秦攻上党,绝太行道,韩不能守,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汉兴,文帝时冯唐显名,即代相子也。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本始中,从军击匈奴。军罢,复为郎。
先是时,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或贪污,或为外国所苦。是时,乌孙大有击匈奴之功,而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奉世乃罢兵以闻。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奉世遂西至大苑。大苑闻其斩莎车王,敬之异于它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上甚说,下议封奉世。丞相、将军皆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颛之可也。奉世功效尤著,宜加爵士之赏。”少府萧望之独以奉世奉使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渐不可长,奉世不宜受封。上善望之议,以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元帝即位,为执金吾。数岁,为光禄勋。
永光二年秋,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出兵陇西。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其后录功拜爵,下诏曰:“羌虏桀黠,贼害吏民,攻陇西府寺,燔烧置亭,绝道桥,甚逆天道。左将军光禄勋奉世前将兵征讨,斩捕首虏八千余级,卤马、牛、羊以万数。赐奉世关内侯,良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裨将、校尉三十余人,皆
后岁余,奉世病卒。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B.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C.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D.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儒家经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B.夷狄,古代少数民族,称东方部落为夷,北方部落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是对少数民族的尊称。
C.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往往因时而异。
D.拜,古代授予、提升官职的说法,其他如“除”“征”“辟”“拜”也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迁”为调动官职或升官,“左迁”为贬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奉世出生世家,冯奉世的祖先冯亭,和赵国大将赵括一起抵御秦国,在长平战死,冯亭的后人之中有的成为秦国将相。
B.冯奉世初仕不顺,冯奉世在武帝未被选任郎官,昭帝时补任武安侯,紧接着就失官30余年,至本始年间,才再次担任郎官。
C.冯奉世当机立断,冯奉世出使西域,遇突发事件,即刻假托皇帝命令通告诸位国王,整合一万五千人,共击莎车国,威震西域。
D.冯奉世功高受赏,永光二年,奉命率兵出征陇西讨伐羌虏,杀敌八千余人,被汉元帝赐爵关内侯,另有良邑、黄金之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时,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或贪污,或为外国所苦。
(2)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6 04:5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炎,字公南,凤翔天兴人。炎美须眉,峻风宇,文藻雄蔚。父丧,庐墓侧,号慕不废声,有紫芝白雀之祥,诏表其闾。萸三世以孝行闻,至门树六阙,古所未有。终丧,为司勋员外郎。德宗在东宫,雅知其名,又尝得炎所为《李楷洛辟》,寘于壁,日讽玩之。及即位,拜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制,天下财赋皆入左藏库。及第五琦为度支,京师豪将求取无节,琦不能禁,乃悉租賦进大盈内库。自是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宦官以冗名持簿者三百人。及炎为相,言于帝曰:“财赋者,邦国大本。五尺宦整操邦之柄,丰俭盈虚,虽大臣不得知,则无以计天下利害。臣请出之,以归有司。帝从之。初,定令有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抚敝。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百姓竭膏血,粥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敵,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三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颛不废。帝善之,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數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炎兴岭表,以单议悟天子,中外翕然属望为贤相。时卢杞与炎同秉政。杞无术学,貌么陋,炎薄之,托疾不与会食,杞阴为憾。赵惠伯为河南尹尝市炎第为官廨御史劾炎宰相抑吏主第贵取其直札曰宰相庶官比监临计羡利罪夺官帝意衔之。先是,萧嵩尝度曲江南,欲立私庙,以为天子临幸处乃止,后炎复取以立庙。飞语云:“地有王气,故炎取之。”帝闻,震怒。会狱具,诏三司同覆,贬崖州司马同正。未至百里,賜死,年五十五。久之,诏复其官,谥平厉。

(选自《新唐书·杨炎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惠伯为河南尹/尝市炎第为官廨/御史劾炎宰相抑吏/市私第贵取其直/杞曰/宰相于庶官比监临/计羨利/罪夺官/
B.赵惠伯为河南尹/尝市炎笫为官廨/御史劾炎宰相抑吏市私第/贵取其直/杞曰/宰相于庶官比监临/计羡利/罪夺官/
C.赵惠伯为河南尹/尝市炎第为官廨/御史劾炎宰相抑吏市私第/贵取其直/杞日/宰相于庶官比监/临计羡利/罪夺官/
D.赵惠伯为河南尹/尝市炎第为官廨/御史劾炎宰相抑吏/市私第贵取其直/杞曰/宰相于庶官比监/临计羨利/罪夺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是外大门的一种形式,种类按其所在位置有富阙、坛庙阙、墓祠阙、城阙等。
B.度支,是官名,原为度人为出之意,唐代为户部属官,掌管财赋统计与支调。
C.版籍,一指版图,可引申为疆域;二指户口册。文中“版籍”的意思应当属于前者。
D.私庙,犹家庙,指为祖先立的庙,是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一般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炎注重孝道,承传优良家风。他家三代注重孝行,父亲去世后,他筑庐墓旁,思念哀号,得到朝廷褒奖。
B.杨炎忠于职守,直言规劝皇帝。他当宰相之后,规劝皇帝将租赋的管理权从宫廷之内重新归还给有关部门。
C.杨炎锐意改革,建议税法改革。面对租庸调税法的诸多弊端,他主张实行“两税法”并得到皇帝的支持。
D.杨炎得罪权臣,招致杀身之祸。他得罪卢杞,引来卢杞怀恨,后来卢杞向皇帝进言,最终使他被流放、赐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竭膏血,鬻亲爱,句输月送,无有休息。
(2)炎兴岭表,以单议悟天子,中外翕然属望为贤相。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始由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以蔡攸荐,召除秘书郎,擢右司员外郎。后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昌本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府尹王时雍麾之不去。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王时雍欲置东等狱,昌力言不可,乃止。昌再京尹,少年怙恶作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纵博弈不之问,或谓此为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昌旧名山,至是,帝谓其有周昌抗节之义,乃命之曰“昌”。金人南侵,京师复戒严。拜同知枢密院,入谢,即陈捍敌之策,曰:“三关四镇,国家藩篱也,若举以予敌,一朝渝盟,何以制之?愿勿轻与,而天下兵集都畿,坚城守以遏其冲,简禁旅以备出击,壅河流以断归路。前有坚城,后有大河,劲兵四面而至,彼或南下,堕吾网中矣。臣愿激合勇义之士,设伏开关,出不意扫其营以报。”帝壮之,命提举守御,得以便宜行事。会金人再议和,割两河,诏耿南仲及昌往。昌言:“两河之人忠议勇劲,万一不从,必为所执,死不瞑目矣。倘和议不遂,臣当分遣官属,促勤王之师入卫。”许之。昌往河东,至绛,绛人闭壁拒之。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昌,抉其目而脔之,年四十九。建炎四年,始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曰忠愍。

(选自《宋史•聂昌传》,有册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
B.且去辄自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
C.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
D.且去辄自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宋代太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文中指陈东及士庶因李刚被罢职而请愿跪伏的宫廷。
C.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文中的“檄”就是指声讨的文告。
D.“都畿”指京都及其周围的地区,文中的“都”指宋朝都城开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聂昌屡陷争端。先因随从蔡京被王黼中伤,贬为德安知府,后因同乡官司又被贬衡州。
B.聂昌原名聂山,担任京尹,曾把狡猾的作乱少年全部正法,而对赌博的行为他却放纵不问。皇帝认为他有周昌抗节之义,才命名他为“昌”的。
C.聂昌深忧国事。他不但反对割让国土以求太平之策,而且主张积极备战以强化国家安全。
D.宋金议和,准备割让两河,聂昌请求独身前往。到了绛城,绛城人闭城拒绝其入内,聂昌用绳索攀登上了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
②三关四镇,国家藩篱也,若举以予敌,一朝渝盟,何以制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珍传

朱珍,徐州丰县雍凤里人也。太祖初起兵,珍等八十余人以中涓从,摧坚陷阵,所向荡决。及太祖镇汴,兼领招讨使,署.珍为宣武右职,以总腹心。于是简练军伍,裁制纲纪,平巢破蔡,多珍之力也。

始尚让以骁骑五千人至繁台,珍击退之。及黄巢败,珍与并帅李克用追至冤句而还。寻从太祖以汴、宋、亳之师入西华,破王夏寨,勇冠军锋,以功加秩。光启元年,署诸军都指挥使,始为上将。于是军焦夷,败蔡师铁林三千人,尽俘其将。会滑州节度使安师儒戎政不治,太祖命珍与李唐宾率步骑以经略之。始入境遇大雪,令军士无得休息驰至壁下,百梯并升,滑州平。

梁山之役,始与李唐宾不协。珍在军尝私迎其室于汴,而不先请,太祖疑之,密令唐宾察之,二将不相下,因而交诤。唐宾夜还汴以诉,珍亦弃军单骑而至,太祖两惜之,故不罪,俾还于师。珍旋师自亳北趣静戎,济舟于滑,破黎阳、临河、李固三镇。军于内黄,败乐从训万余人,分命聂金、范居实略澶州,与魏师遇于临黄;魏军有豹子军二千人,戮之无噍类,威振河朔。复攻淮西,至蔡,夹河而寨,败贼将萧皓之众,皆拥于河溺死之。进军蔡州,营其西南,既破羊马垣,遇雨班师。

龙纪初,与诸将屯于萧县,以御时溥,珍虑太祖自至,令诸军葺马厩以候巡抚,李唐宾之裨将严郊独慢焉,军候范权恃珍以督之。唐宾素与珍不协,果怒,乃见以诉其事。珍亦怒曰:“唐宾无礼!”遂拔剑斩之,珍命骑列状陈其事。太祖初闻唐宾之死,惊骇,与敬翔谋,诈令有司收捕唐宾妻子下狱,以安珍心。太祖遂径往萧县,距萧一舍,珍率将校迎谒,梁祖令武士执之,责其专杀,命丁会行戮。都将霍存等数十人叩头以救,太祖怒,以坐床掷之,乃退。

(节选自《唐五代史》,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为宣武右职    署:任命
B.太祖命珍与李唐宾率步骑以经略之    经略:经书方略
C.魏军有豹子军二千人,戮之无噍类    噍类:活着的人
D.太祖遂径往萧县,距萧一 舍:三十里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焦夷一战中,朱珍不仅大败了三千蔡州铁林军,还俘获了敌人的全部将领。
B.朱珍在军中曾私自从汴京接出自己的家室,却没有先请示,因而招致太祖的怀疑。
C.朱珍跟乐从训、魏州豹子军和贼将萧皓等作战,都是屡战屡胜,让敌人伤亡惨重。
D.朱珍和李唐宾都是太祖的心腹大将,后来李唐宾因为向太祖诬陷告密,被朱珍杀死。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简练军伍,裁制纲纪,平巢破蔡,多珍之力也。
(2)始入境遇大雪,令军士无得休息驰至壁下,百梯并升,滑州平。 
(3)进军蔡州,营其西南,既破羊马垣,遇雨班师。
【小题4】从全文看,朱珍在带兵打仗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纲传
纲字文纪,少明经学。父张皓,封留侯。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曰:“大将军冀,荷国厚恩,而纵恣无底,诚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谨务其无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齿者也。”书御,京师震竦。时冀妹为皇后,内宠方盛,诸梁姻族满朝,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婴闻,泣下,深感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散遣其部众,任从所之。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朝廷论功当封,梁冀遏绝,乃止。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纲自被疾,吏人咸为祠祀祈福。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诏曰:“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婴等缞杖,若丧考妣,朕甚愍焉。”拜纲子续为郎中,赐钱百万。(《后汉书》列传第四十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B.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C.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D.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本指孝悌与清廉之士,后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
B.“汉安”是汉顺帝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有些皇帝会因祥瑞或重大事故改元。
C.考妣,是父亲、母亲的别称,一般指死去的父母。但古时也可指在世的父母。
D.大辟,指严刑、重刑。古五刑之一。对深受国恩而冒犯君威、怠慢君命的臣子就要使用重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纲出身高贵,砥砺节操。他身为贵族子弟,征召为侍御史;心中感激顺帝的知遇之恩,立志誓死解除国家危难。
B.张纲痛恨权奸,勇于直谏。他上奏弹劾外戚将军梁冀,认为他肆意妄为,应当严惩。此事震动朝野,但皇帝没有采纳。
C.张纲真诚仁义,劝服巨盗。他只带十几人前往张婴营垒,询问疾苦,申明国恩,让张婴大惊流泪,次日率部归降。
D.张纲爱护百姓,深得民心。张纲生病,史民都为他祭祀求福;去世后,百姓哀悼,张婴等五百多人为他穿戴丧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
(2)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字伯夏,统之曾孙也。永建元年,袭父封乘氏侯。三年,顺帝选商女及妹入掖庭,迁侍中、屯骑校尉。阳嘉元年,女立为皇后,妹为贵人,加商位特进,其岁执金吾。二年,封子冀为襄邑侯,商让不受。三年,以商为大将军,固称疾不起。四年,使太常桓焉奉策就第即拜,商乃诣阙受命。商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己进贤,辟汉阳巨览、上党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于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每有饥馑,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与贫餧,不宣己惠。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干法。然宦者忌商宠任,反俗陷之。永和四年,中常侍张速逵、蘧政等人连谋共谮商及中常侍曹腾、盂贲,云欲征诸王子,图议废立,请收商等案罪。帝曰:“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逵等知言不用,惧迫,遂出矫诏收缚腾、贲于省中。帝闻震怒,敕宦者急收逵等。辞所连染及在位大臣,商乃上疏曰:“《春秋》之义,功在元帅,罪止首恶,故赏不僭溢,刑不淫滥。窃闻考中常侍张逵等,辞语多所牵及。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因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帝乃纳之,罪止坐者。六年秋,商病笃,敕子冀等曰:“吾以不德,享受多福。生无以辅益朝廷,死必耗废帑臧。方今边境不宁,盗贼未息,岂宜重为国损!气绝之后,载至冢舍,即时殡敛。敛以时服,无更裁制。祭食如存,无用三牲。”及薨,帝亲临丧,诸子欲从其诲,朝廷不听,赐以器物二十八种,钱二百万,布三千匹。及葬,赐谥忠侯。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B.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因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C.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D.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建元年,永建是年号。年号,汉武帝首创以纪年。古制: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B.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例如“拜为上卿”。
C.诣阙,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三牲,亦称太牢,是古代祭祀用的供品,一般指猪、牛、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商谦恭温和,虚心荐贤。他虽然贵为皇后之父,却并不以此自恃,相反而是谦和地举荐贤才,受到京城人一致称颂。
B.梁商为官自律,反遭陷害。他严格约束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不曾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却因深得皇帝宠爱,遭到宦官们诬陷。
C.梁商顾全大局,及时上疏。他虑及张逵等人的供词牵连众多,可能累及无辜,影响恶劣,所以立即上疏,建议皇帝尽早结案。
D.梁商心系国家,反对厚葬。他活着没有好好为朝廷效力,因此希望死后不要在其丧事上让本就内忧外患的朝廷再耗费国库。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