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广东的地理重心位于 113°10′E,23°30′N,
经济重心则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迁移变化,下图为 1979~2014 年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动态演变轨迹,根据材 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广东省 1979—1992 年经济重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心变化与改革开放政策有关
B.省内经济区域差异增大趋势明显
C.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地理重心的东南部
D.西北部地区经济总量呈下降趋势
【小题2】2000 年后广东经济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A.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停滞
B.省内产业转移
C.省内人口流动发生变化
D.粤东地区快速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27 01: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乙为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城镇服务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小题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60年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是推进该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域城市化速度较缓是逆城市化造成的影响
C.近40年以来该区域城市化发展带动本区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
D.近40年以来该区域城市化受资源开发及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同类题2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一是效率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指总产出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下图为1980~2007中国资本、劳动、TFP贡献率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980~2007中国资本、劳动、TFP贡献率
【小题1】1980~2007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是
A.资本投入
B.劳动力
C.TFP
D.国家政策
【小题2】图中甲处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大量廉价劳动力进城
B.国际品牌代工厂涌入
C.国家大力发展轻工业
D.国有骨干企业破碎化
【小题3】促进中国未来经济效益高速增长主要依靠
A.调整消费结构,扩大内需
B.改造升级传统大型企业
C.优化煤电油气供需关系
D.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
①工业化初期阶段 ②工业化中期阶段 ③逆城市化阶段 ④郊区化阶段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4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的差异,以及区位与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最集中表现在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
(1)根据图1资料归纳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从产业结构分异的角度,说明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推测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3)说明2012年苏州市和东海县的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及形成原因,并针对其主导产业指明今后发展的方向。
同类题5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以出口加工业为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4】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产业转移移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
B.20世纪80年代本区的环境污染不断好转
C.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D.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欠发达的内地转移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